地名由来:取意“宜城独秀”。区内风景秀丽,人文底蕴深厚。故称为“宜秀”。
2021年11月,宜秀区荣获2021年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宜秀区人口数量为19.67万人,位列安庆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0位,位列安徽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93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218位。
2021年2月,2020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名单出炉,宜秀区榜上有名。
2020年6月,宜秀区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皖中片区)。
2016年2月,宜秀区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宜秀寓意“宜城独秀”,位于安庆市区东北部,总面积414平方公里,占安庆城区一半,辖2乡3镇1个街道,共60个村(社区),户籍人口28万人,常住人口约60万人。围绕品字型发展布局,打造品牌园区、品质新城、品味之旅,学苑、书画、戏曲、康养、水乡慢城、物流六个特色小镇错位发展。
山水秀丽。宜秀山水资源丰富,景色怡人。三分山三分水三分田,素有“龙山凤水”之称。境内有逶迤起伏的大龙山国家森林公园、风光秀丽的菜子湖国家湿地公园,4A级风景区2个。
人文荟萃。宜秀人杰地灵,文化绵延,从清朝书法篆刻大师邓石如,到两弹元勋邓稼先,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气象大家叶笃正,再到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陈独秀,唱响中国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山水画家萧谦中等名人辈出。商周时期的张四墩遗址,圆照寺、源浦寺等为代表的禅宗文化,两邓故里五横乡的农民书画,黄梅戏大师严凤英家乡罗岭镇的凤英剧社等声名远扬。
交通发达。宜秀坐拥安庆最优越的公路、铁路、机场、水运资源,安庆天柱山机场、安庆高铁站坐落宜秀,毗邻即将建成的高铁新站,天柱山机场可直达北京、上海、厦门、西安等13个城市,每周航班量118架次,高铁通往北京、上海、南京、温州等20个城市。市区三个高速出入口均在宜秀境内,3条国道,3条省道穿境而过,江淮大运河入江口通江达海,石门湖码头拥有1000吨级泊位8个,直通长江,可停泊和通航千吨级海船。
平台完备。宜秀拥有“一区九园”,智能制造产业园、食品产业园、加宝工业园、创新产业园等九家专业化园中园为项目落地提供良好的承载空间。其中706亩食品加工产业园及智能制造产业园,为食品加工、医疗包装等主导产业提供专业化平台。
要素充足。共建江南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宜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立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宜秀设立了总规模4亿元的龙山凤水产业基金以及鑫桥担保公司,创新共赢的合作方式。区内拥有丰富的教医资源,拥有安庆一中、白泽湖中学等省、市示范名校,每年高考录取人数居安徽省前列;区内有安庆市中医院和市第一人民医院两家二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产业齐全。依托安庆市现有的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化工新材料、医工医药等10大产业,形成以绿色食品、医用高值耗材、消费电子电器、生命健康与生物工程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以双生谷、宜秀新区、旺旺工业园、加宝食品工业园等为载体,大力发展食品加工及上下游产业。已经形成了以旺旺集团、金隆园食品、小龙人食品等龙头的食品产业集群。以安庆市宜秀经开区为例,2021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65.88亿元,其中食品工业产值占45%。
环境优良。区政务服务中心坐落于宜秀开发区内,打造政务服务“简易办”改革新名片。全程代办,首办负责,最大程度释放活力、最大便利服务企业,畅通项目落户的绿色通道。
历史沿革:
1959年6月,撤销郊区,改设江北郊区和江南郊区。
1960年,江北郊区区公所并入广圩公社,江南郊区区公所并入大渡口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属中共安庆市委农业委员会。
1962年5月恢复郊区建置,与市农林水利局合署办公,隶属市委农委。
1969年5月,成立安庆市农业站革命委员会,行使郊区区委、区政府职能。
1970年9月农业站革委会改称郊区革命委员会。
1980年7月,安庆市郊区革委会改安庆市郊区人民政府,与区委合署办公。
1981年11月,郊区政府与市农委、农林局、水产局、水利局、社队企业局合署办公,隶属市人民政府。
2005年5月,安庆市郊区更名为安庆市宜秀区,属安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