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侯家川镇因镇人民政府驻侯家川村而得名。
2023年2月,甘肃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侯家川镇为2022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侯川镇位于会宁县南部,距县城30公里,南与通渭县义岗镇接壤,东和党家岘毗邻,北连新添堡回族乡,西靠中川乡,总面积为112.3平方公里。7个行政村,62个村民小组,2924户14369人。现有耕地面积58810亩,海拔在1800--2000米之间,属会宁南部半湿润气候区,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农作物主要有冬(春)小麦、豌(扁)豆、玉米、莜(荞)麦、糜谷、胡麻、洋芋等;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旧312线和靖天公路交叉而过,交通便利。
侯家川是典型的雨养型农业乡。近年来,全乡人民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狠抓项目建设,全乡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2004年,生产总值达到222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1420元,粮食总产达到3062吨,创历史新高;种植洋芋2万亩,小杂粮2万亩,草地留床面积2.1万亩。依托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养殖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全乡养牛3616头,养羊17476只,养鸡65万只,养鸡户达到376户,万只以上养鸡户4户,千只以上养鸡户136户,年创收入689万元,现已成为全县最大的规模化养鸡基地;特别是乌鸡养殖,以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等特点占领了一定的市场。
乡党委、乡政府抓好特色产业的同时,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自1999年以来,新修梯田6000亩,争取实施退耕还林(草)9500亩,新修公路8公里,拓宽改造公路32公里,实施农电网改造62公里,新建交通截流两用坝3处,新增水地400亩;实施人饮解困工程和氟病改水工程,全乡新打建水窖2605眼,新建集流场291200平方米,有效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教育事业稳步推进,先后争取和筹措资金300余万元,改善办学条件,彻底消除了学校危房。卫生事业发展较快,群众群防意识明显增强,就医难的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2004年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项目,参合农民达95%,彻底解决了部分家庭困病返贫的现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迈上新台阶,综治工作进一步加强,群众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发展渐趋和谐。
风咀梁遗址
风咀梁遗址位于会宁县侯家川镇侯家川村东山风咀梁。风咀梁遗址为第五批会宁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侯家川村东山风咀梁中心为基点,四周向外延伸10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外四周向外延伸
历史沿革:
1949年前,属于新厚乡。
1949年后,归区(中川)所辖。
1958年,分属党家岘、中川公社管辖。
1962年,建侯家川公社。
1965年,撤并。
1973年,恢复侯家川公社。
1983年,改为侯家川乡。
2014年,侯家川乡撤乡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