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借用清代诗人吴泰庞诗句“千家小枣射云红”之意,因此得名。
2023年10月,云红街道被确定为2023年度山东省“平安农机”示范单位。
2017年7月,农业部认定云红街道为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乐陵金丝小枣)。
云红街道位于乐陵市东部,属华北平原,东毗邻庆云县东辛店镇,南隔马颊河与铁营镇相望,西连乐陵市城区,北与市中街道、朱集镇接壤,为金丝小枣主产区之一。“云红”因清代诗人吴泰庞《同登乐陵城远眺》诗“六月鲜荷连水碧,千家小枣射云红”而得名。街道总面积3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万亩,辖40个行政村,总人口2.3万人。多年来,街道结合工作实际,逐渐形成了红枣、木制品加工和生态旅游3大主导产业,先后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金丝小枣)、省级旅游强乡镇、省级文明单位、省级生态乡镇等荣誉称号。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云红街道东与庆云县接壤,西与市政府广场相邻,315省道、247省道呈T字型贯穿境内,马颊河穿越全境,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乐陵境内,德龙烟铁路、德滨高速、-、205国道和4条省级公路、19条干线公里纵横南北,可“四十分到济、七十分钟达津、两小时抵京”,是山东的北大门和主要进京门户,素有“鲁冀枢纽”“齐燕要塞”之称。
红枣产业蓬勃发展。在红枣资源上,云红街道辖区内枣树种植面积8500亩,枣树3万株,品种10余个,同时与德州扒鸡合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红枣加工上,凭借丰富的红枣资源,以315省道为依托,枣制品加工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百枣纲目为代表的红枣加工企业,建有枣产业技术研究中心,同时建有中国最大、内容最全的弘扬中国红枣文化的博物馆——中国金丝小枣文化博物馆;在红枣销售上,建有红枣专业市场,汇聚商户100多家,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研发为一体的红枣发展模式。今年,云红街道精准定位打造乐陵特枣改良示范基地先行区,该基地占地30亩,经过历时两个多月的打造,现已初具规模。
生态旅游打响品牌。云红街道依托东部枣林游览区,打响生态旅游品牌。去年春节期间,成功举办了乐陵首届大型花灯庙会,弥补了乐陵旅游晚上无处可去的空白。利用云红地理位置优势和现有旅游基础,在产业融合的基础上,实行差异化发展,重点在吃、住、玩上做文章,成功举办小吃大赛、厨艺竞技、花海节、草根达人秀等系列活动,打出了“魅力中国城、好吃在云红”的金字招牌,旅游名气享誉周边县市。
乡村振兴基础坚实。抢抓棚改机遇,将7个城中村纳入棚改计划。实施社区规范提升,忠义社区完成搬迁入住。推进民生“四网”工程,建设规模700多公顷。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完成马颊河北岸土地流转1200亩,成立山东恋家农场,完成高标准绿化700亩。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品、一村一景”的工作思路,稳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1个村达到美丽乡村标准。
党建工作亮点纷呈。云红街道通过开展廉政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强化软弱涣散党组织建设,打造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组织开展文艺汇演、孝德之星表彰等活动,引领社会新风尚。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经验做法被《德州组织工作》、德州党建公众号两次刊发,机关党支部被德州市委市直机关工委评为过硬党支部。
动能转换成效明显。以百枣纲目、酵亿、双陵春为代表的红枣加工企业,通过建设枣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研发酵素、碱性酒等新型产品,从简单包装向康养食品发展;以万兴木业、马克力德、世纪博昌为代表性的家具企业,率先完成环保治理,打造环保生态家居品牌,与高校院所进行对接,建设“共享工厂”,从家具生产向设计研发培训发展。
云红街道将按照“单项工作争第一,全面工作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切实做好旅游开发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招商文章,依托街道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旅游经济带,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历史沿革:
1949—1958年划归乐陵一、七、八区管辖。
1958年秋公社化后,又划属城关人民公社和朱集人民公社。
1958年12月商乐并县,改称商河县乐陵镇人民公社和朱集人民公社。
1961年7月,商乐分县后,又恢复乐陵县城关和朱集人民公社。
1966年为便于领导,成立双庙赵人民公社,隶属乐陵县。
1984年体制改革后,成立乐陵县双庙赵乡。
1988年12月撤县建市,改称乐陵市双庙赵乡。
2000年6月撤销双庙赵乡,设立云红街道,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