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山后村位于莱芜市西南17公里,地处山区。东接圣井村,西邻青沙村,北靠王家楼村。全村560户,1700口人,耕地面积1972亩。
据村碑记载,明洪武二年李姓建村,原名佛玉官庄。因址在将山北麓,清康熙年间更名将山后。村内原有吴、崔、杨、李、张等姓,现存9姓,李、张居多。
据《莱芜县志》载,将山后村清末属莱芜县毛埠保。民国属第十区,(鲁西区)。1939年至1941年莱芜划为莱北、莱东和新甫三县,将山后属新甫县。1945年10月恢复莱芜县建制。1955年隶属圣井区青沙乡。1958年圣井区分为牛泉、圣井两个乡,将山后村属圣井乡。同年10月,乡改为人民公社,翌年,圣井并入牛泉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牛泉办事处。1985年10月,牛泉办事处又分为牛泉镇、圣井乡。将山后属圣井乡。2001年撤并乡镇。属莱城区牛泉镇。
将山后村不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而且具有光荣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村民踊跃参军。有一次参军人数和王家楼村一起整整编有两个排的兵力。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有的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早期参加革命的李和夏投奔到徂徕山起义部队。在部队里历任连长、团长、师长等职务,抗美援朝时期任军供给处处长,后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抗日战争初期0员张冠囤、李和春、张冠群长期进行党的地下工作。他们巧妙地利用当时群众组织潜入敌人的内部收集情报,多次冒生命危险传递上级文件,为抗日救国做了大量的工作。
解放战争时期李润更、张其三、张振顺等人为了祖国的解放瞒着父母妻子离家投向部队中后,都牺牲在战场上。令人扼腕。
冬去春来,将山后村民历经沧桑。将山后人民始终跟党走,按照党的指示办事。1955年将山后村成立初级社。1956年加入高级社。1958年加入人民公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将山后村民才真正走上了富裕之路,他们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硬是用双手,开劈出一个新的将山后村。
将山后村地处石灰岩地带,自古缺水,为了解决缺水的问题,将山后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不屈不挠地斗争着。1968年到1985年的近二十几年中,将山后村共打大口井11眼,钻小口井8眼,建扬水站5座,修水渠5000米,村民为解决缺水问题付出了巨大劳动。
到了20世纪90年代,将山后又钻了5眼深井,解决了人畜用水。从1995年起,将山后人大干苦干了6年,修成了直径140米、深12米、1413米、拦蓄水20万方的大型水池一座。这一工程总动用土石方14.9万方,投资46.14万元。此水池被称为齐鲁第一池——“圣英池”。付出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有投资就有收入,(水池建成后的秋天,正好赶上大雨连绵,水池灌得满满的,这一池水供全村浇地用了两年,这一水利工程的修建促进了本村种植业的结构调整。从原来单一的粮食种植,变成了多元化种植。用水较多的生姜、大葱去年长势喜人,亩产量高于邻村。大葱亩产达到了1750公斤。
将山后村为了改变过去无果树的历史,早在1985年就分别从陈楼、小埠头张家泉三处购进山楂苗若干株,分别种植在村周围,计有220亩的4个大果园。这些果园全部承包给了个体户管理。由于承包时间长,承包户舍得花本钱,果园的果树长势良好。连年丰收带动了全村经济的发展。
将山后村历来重视教育的发展。早在1940年村中建立了私塾一处。1970年新建学校一处,学校占地8亩,建教室16间。1984年又将学校改建,教室15间,占地10亩。2001年再次重修成标准化教室30间。修环形跑道200米,扩操场4200平方米,校舍一年比一年好,成为该村重要的育人阵地。李剑波是恢复高考后,我村考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分配到莱芜市第十七中学任教,后提为该校校长兼总支书记。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十七中成为省级规范化学校,为莱芜的教育事业正在作出自己的贡献。
李赞军1986年后任圣井建筑队副经理。后承包建筑队4年,尔后又去石家花园任业务经理,他干建筑发了财。现已在石花园安家落户,建有二层小楼一座,成为城市居民。李赞群自1986年干施工员,莱芜英才小区6号楼,二职专教师宿舍楼,职工中专学生宿舍楼等都凝聚了他的汗水,为城市建设做出了贡献。村人李赞增、李正义,带领一班人专修民房农舍,活跃在十里八村之间,自己增加了收入也带领兄弟爷们挣了钱,受到了大家的好评。他们致富不忘国家,历年不少人是纳税大户,有的人每年都被评为文明经营户。勤劳质朴的将山后人,利用自己的双手谱写着美好生活的新篇章,一个欣欣向荣村富民强的新将山后,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将山后村附近有莱芜战役纪念馆、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济南香山旅游区、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等旅游景点,有莱芜生姜、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吉山黑鸡、高庄芹菜、莱芜白花丹参等特产,有顺香斋、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孟姜女文化传承故事、中元节(莱芜中元节习俗)、蹉地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