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双王村位于莱城以北26公里、镇政府驻地东南15.5公里处。北与南白座相邻,南隔汇河与南双王相望,东南是西抬头村,西为雪野水库。全村现有226户,628口人,耕地约531亩。
据村碑记载:北双王,原名北岭子,相传古时曾有两位将军在此战死。为表示纪念,易名双王。因重名,冠以北字,故名。刘、张、王为村中主要姓氏。
抗日战争初期,因袭旧制,雪野周围一带的村庄分别属于莱芜县第七区和第八区所辖,当时区以下设乡镇,乡(镇)直接领导村,北双王村属七区管辖;1941年春,根据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莱芜县划为莱北、莱东、新甫三县,同年,撤销乡(镇),划为大区为小区,以区辖村,北双王属莱北雪野区;1945年10月,三县合并,复称莱芜县;1951年3月,莱芜县改地名区为数字区,雪野区为十二区,北双王村隶属十二区;1955年10月,莱芜县又恢复地名区,北双王属雪野区;1958年3月,撤区划乡,北双王时属雪野乡;同年10月,上游人民公社成立,北双王村属上游公社;1984年4月,上游公社改为上游办事处,辖上游、大厂、西峪、安子湾、雪野5个乡,北双王隶属雪野乡;1985年11月,上游办事处分为上游、雪野、鹿野三个乡(镇),北双王隶属雪野乡;2001年,撤乡并镇后,上游镇、雪野乡、鹿野乡合并为雪野镇,北双王隶属雪野镇。
北双王村虽然不大,但它却是北部山区的一颗明珠,号称“雪野小房干”。解放前.此村曾出现过许多的支前模范、战斗英雄。解放后,此村又是农业学大寨的典范,过去的“光荣”不可胜数,仅近几年来所获的荣誉就有十几个。1995年被莱城区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市委评为“模范村民委员会”;1999年,被莱城区委评为“计划生育三为主模范村”;1997年,被莱城区委命名为“黄花菜种植专业村”等等。
如今北双王村黄花菜的种植面积已达100余亩,下一步还要扩大种植面积,而且还要为其注册商标,让肉质肥厚、清香无比的黄花菜走出国门。
北双王村风质朴,村民勤劳聪明,敢于开拓。为了解决山地缺水等问题,村里每年都要有大批的人力参与筑路、修水库、修渠道、绿化荒山等社会工程,如蟆蛤圩子水库,东环山路,黑山“公益林”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部分村民利用靠雪野水库的地理位置,搞起了网箱养殖,承包了沙场,经济效益可观。2001年,人均收入3000余元。并在这一年,全村通了有线电视。2002年初,又成了“电话村”。
2000年以前,村里有一所完全小学。如今由于生源的不足已并人白座小学。自1978年高考制度恢复至今,村里考取了20多名大中专学生。
北双王村西南与“文昌岛”隔河而望,每逢夏季这里成了城里人避暑垂钓的胜地,这又是村民的一条致富路。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北双王村附近有莱芜战役纪念馆、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济南香山旅游区、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等旅游景点,有莱芜生姜、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吉山黑鸡、高庄芹菜、莱芜白花丹参等特产,有顺香斋、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孟姜女文化传承故事、中元节(莱芜中元节习俗)、蹉地舞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