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象州县的得名,因县内象山得名。象山县县城隔象江(属柳江下游)对岸有座山,雨后初晴,常有云彩结成如大象形状,绕山游动,此山因之得名象山,唐朝因此山之名置象州。据(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记载,象州“因象山以为名”。明、清因之。民国元年(1912)降州为县,称象县。1960年更名象州县。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象州县为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6月,象州县入选2021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名单。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象州县人口数量为28.18万人,位列来宾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位,位列广西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74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842位。
2020年10月,象州县荣获2020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
2019年8月,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名单出炉,象州县榜上有名。
2019年8月,2019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象州县在列。
2017年2月,象州县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象州县地处广西中部,辖7镇4乡,全县总面积1898平方公里,聚居着壮、汉、苗等12个民族,总人口35万,其中70%为壮族,29%为汉族,其余为其它少数民族,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
象州县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汉朝置桂林县,三国置武安县,为当时之桂林郡治,隋朝置象州,民国改象县,建制历史长达2100多年。象州县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是清代"江南才子"、"两粤宗师"郑献甫和现代温画大师廖冰兄的故乡。
象州县山川秀丽,名胜颇多。既有被誉为"中南第一泉"的象州温泉、堪称"桂中第一泉"的蕉林凉泉、扑朔迷离的石巷迷宫、婀娜多姿的七星古榕、雄奇壮观的大冲瀑布、蜚声海内外的泥盆纪"大乐剖面",又有文化底蕴深厚的小谷故居、古色古香的罗秀纳绿明代古建筑、寺村大力和百丈抱村清代古建筑。令游客流连忘返,娱得其所。
象州县交通发达,国道209线,省道20134线贯通县境,有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贯通柳州、桂林、梧州、南宁和广州等城市,距柳州市70公里、桂林市200余公里、南宁市270多公里,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隶属珠江水系的柳江,横贯象州县运江、象州、马坪、石龙等4个乡镇,船舶一年四季可上通柳州,下通广州、深圳等地。
象州县县域自然条件优越,优质俗、甘蔗、桑蚕和水产畜牧业已成支柱产业,土特产品主要有优质米、古琶茶、木薯淀粉、清水米粉、红瓜子等,是广西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县粮食种植面积54万亩,人均有粮和人均提供商品粮多年居广西第一,素有"桂中粮仓"和"广西优质米之乡"的美称。
象州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重晶石、锰、铅等13种,其中,重晶石矿储量大、品位高,已探明储量为3000多万吨,占广西已探明储量的56%,目前年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国重晶石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