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六彝族乡介绍

地名由来:谦六系两地合一地名。谦为谦糯,六为六顺(今思茅),故取名。

谦六彝族乡位于县境东北部,东和东北隔澜沧江与景谷县相望,南邻新城乡,西界东河乡和南岭乡,北连大山乡,面积377平方公里,乡政府驻谦糯,海拨1220米,距县城112公里。

谦糯是古时的交通、战略要地,光绪十四年(1888)在此建镇边直隶厅,民国时期曾为县政府驻地。1948年底和1949年初,0地下党以此地为中心,组织发动、领导澜沧各族人民开展反蒋反封建的武斗争,故有“老根据地”之称。

清代设圈糯土千总管辖,清末为下改心巡检司辖地。民国时期先属第四区,民国29年(1940)废区设为芒糯乡,民国37年(1948)改称谦六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设为谦六区,1969年改区为公社,并冠以跃进公社名称,1971年改称谦六公社,1984年恢复为谦六区,1988年改设为谦六彝族乡,下辖8个行政村,2000年改村公所为村民委员会。同年末,全乡辖大桥头、乍乃、新寨、谦糯、芒电、田坝、打岗、龙潭8个村民委员会,96个自然村.

境内多高山,地势北部和西南部高,东部较低。主要河流除澜沧江从东部经过外,还有芒帕河、勐撤河,其中芒帕河流经谦六、东河、大山3乡,于谦六乡阿达寨以北注入澜沧江,沿途有拉巴河、东河河汇入,干流全长45公里,集水面积602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8`c,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县内粮食主产地之一。主要作物有稻谷、玉米、荞、花生、小麦、甘蔗、茶叶、咖啡、棉花、麻类、棕片等。

历史沿革:

清嘉庆时,封圈糯土千总统治。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奉准设镇边直隶厅,属迤南道,厅治设于圈糯。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厅治迁勐朗坝,设下改心分防巡检。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又迁回圈糯。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前,设第四区公所。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为芒糯乡。

1949年,设谦六区。

1958年,改为谦六公社。

1961年,复为谦六区。

1969年,改为跃进公社。

1972年,改名谦六公社。

1984年,复为谦六区,和平、新城、小佛房、腊撒、平掌、水源和麻栗河7乡划出成立新城区

1987年,撤区建乡。

2006年,谦六、新城2乡合并成立谦六彝族乡。

谦六彝族乡周边行政区地图

普洱乡镇街道地图

普洱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