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
连江从阳山县向东南方向流入大湾境内,在衣滩之下向东北方向流去,成一大转弯,故称大湾。
荣誉排行: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大湾镇人口数量为4.74万人,位列英德市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位。
基本介绍:
【地理位置】大湾镇位于英德市西北部,相距英德、阳山分别60公里。全镇现有15个村民委员会(居委会),362个自然村,10565户,总人口54703人,劳力24616人。总面积20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383亩,其中水稻面积25929亩,旱地面积30454亩,林业面积234408亩。【历史】大湾镇历史悠久,享誉广东三大祖庙的“金山祖庙”建于明代嘉靖年和清代光绪年的“文英书院”,其建筑工艺精致,别具一格,是人们观赏游览的好去向,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交通通讯】大湾镇交通运输方便,连江(小北江)横贯全镇,上行三连(连南、连山、连洲)一阳,下行清远、广州等地,镇上船只100余只,运输汽车60多辆,为群众提供了方便的交通条件。【资源特产】大湾镇地理环境优越,一年四季气候分明,水源、矿产较为丰富,年平均温度20.7℃左右,年降雨量1900毫米,享有盛名的土特产豆豉生抽王、竹笋、迟菇、荞头、花生、玉米、甘蔗、茶叶、木薯、生姜,还有珍希动物驼鸟等,大湾镇于九四年被定为国家优质米生产基地。【经济状况】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湾镇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去年人均年收入2132元,比改革开放前翻几番,全镇年水稻总产18107.47吨,矿产业和水电业有不断壮大和发展,分别收入111.8万元、122.3万元,镇企业总产值322万元,纯收入可达205万元。农副产品、土特产丰盛有余,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科技、文化、教育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与提高。
文英书院
文英书院位于英德大湾镇金湾社区——始建于1898年,坐南朝北,背倚金山,环境优美,结构别具一格,规模宏伟壮观。文英书院建于清代光绪二十四年,坐南向北,为砖木结构。建筑包括三进式一厅两厢房,面
历史沿革:
建制始于明洪武二年(1369)。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设立英德县浛属清泉都石莲图、蕉冈图、古道图,浛属甘下都杉树图。
清道光十六年(1836)设立石莲乡、蕉冈乡、古道乡、杉树乡。
新中国成立后,设立大湾乡、古道乡、麻步乡、杉树乡,隶属于英德县第二区。
1952年3月设立英德县第七区。
1955年8月设立大湾区。
1957年11月设立大湾乡、长山乡。
1958年4月设立大湾乡。
1958年9月设立上游人民公社。
1959年4月改称大湾人民公社。
1981年析出青坑成立青坑公社。
1983年7月撤社设立大湾区公所,1986年11月撤区设立大湾镇至今。
2004年6月4日青坑镇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