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东汉时,少女曹娥之父溺于江,不得其尸,娥投江寻父而死,后人立碑建庙,并以曹娥名村,以示纪念。
2022年11月,曹娥街道被确定为浙江省数字生活新服务特色镇,创建领域为数字商贸、数字文旅、数字政务。
曹娥街道地处上虞城郊结合部,与老城区百官街道隔江相望、六桥相连。东濒曹娥江,南连上浦镇,西临东关街道,北接道虚镇,街道地域面积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556亩,林地面积12000亩,辖9个行政村、18个居委村、9个社区。户籍人口5.75万人,外来人口11.13万人。街道先后获得绍兴市经济强镇、绍兴市先进平安乡镇(街道)、绍兴市自营出口十强乡镇(街道)、上虞市五好党委、上虞市先进集体、上虞市外资引进先进乡镇(街道)等荣誉。
曹娥街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处于沪杭甬交通大动脉中心区域,104国道、329国道、上三高速、萧甬铁路、杭甬运河穿境而过,上虞火车站、上虞汽车西站、上三高速道口位于境内。
-
旅游资源
街道拥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曹娥庙、卧龙山风景区和曹娥景区等众多景点位于街道内。亚洲第一雕--舜耕娥街道历史悠久,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清代状元梁巷梁国治、清代兵部尚书沈文奎、近代名中医邵佐清,还有张奋、柴及、陈光元、柴仁宇等许多科技和文化名人。曹娥江和萧甬运河形成了坝头文化和江河文化成为区间特定的文化形态。境内有江南第一庙曹娥庙、日本天台密宗的始传地丰山道场、青瓷越窑的发详地商代龙窑,还有普净寺、联丰寺、建齐寺等一批佛教场所和旅游圣地。曹娥景区、大象公园、江滨体育公园等现代设施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五月廿二游庙会、八月十八观潮头是世代至今盛行的民间风俗。
-
基础建设
街道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是一方投资创业热土。
-
自然地理
古运河纤道久远的历史孕育了丰厚的文化,滋养了璀璨的文明。曹娥是中华孝文化的源头。诞生于上虞的舜,是中华第一孝子;少女曹娥是华夏第一孝女。两位在各领二十四孝男女之首的同时,便理所当然地奠定了曹娥古镇乃是中华孝文化第一高度的定位。
曹娥位于京杭大运河与曹娥江交汇的枢纽,古往今来一直是交通要脉之地。东渡曹娥江经四十里河可到达宁波,南溯曹娥江可至温州,北出曹娥江出洋过海直达上海,这里过去既是一个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又是一个水陆运输货物转运的重要码头。于是,这座古镇有了“九井十三弄、十桥水纵横”、“白玉上堤路,乌篷小画船“的江南小镇之名。以前,曹娥就曾有40家运输行、11处坝头,每日船只来往频繁,业务忙碌,人声鼎沸,生意兴隆。如今,虽然水上交通地位弱化了,但104国道、329国道、杭甬高速、上三高速、萧甬铁路等在此交汇,交通枢纽的优势更为凸现。
曹娥庙
位于绍兴市上虞百官镇曹娥江西岸。东汉汉安二年(143)五月,曹娥为救父,投江而死。元嘉元年(151),县令度尚葬娥于江南道旁并立碑。宋元八年(1093),由江东移至西岸。今庙为民国23年(1
曹娥江运口水利航运及服务设施
曹娥江运口水利航运及服务设施位于上虞市曹娥街道,年代为西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上虞市曹娥街道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清水闸及管理设施
清水闸及管理设施位于上虞市曹娥街道,年代为清、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50年5月设曹娥镇;1958年划入百官公社;1983年分别设立蒿坝乡,樟塘乡、中塘乡;1987年设立曹娥管委会;2001年10月百官镇曹娥江以西部分、蒿坝镇上三线以东的丽江岸等14个村合并设立曹娥街道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