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县地名由来:春秋为代国地。战国属赵。秦属雁门郡。隋为神武县地,属马邑郡。唐为马邑县地,属朔州。辽置河阴县,金大定七年(1167年)更名为山阴县,因位于恒山余支翠微山的阴坡而得名。
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认定山阴县为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山阴县为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山阴县人口数量为19.95万人,位列朔州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位,位列山西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71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202位。
2017年2月,山阴县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山阴县辖5镇7乡,197个行政村,11个社区,总面积1651平方公里,总人口25万人。著名作家丁玲笔下《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桑干河贯穿全境。
山阴矿产资源丰富。全县煤炭可采储量115亿吨,产能3200万吨,是全国重点产煤县;钙石储量500亿吨,在长江以北储量最多、品质最好。山阴区位条件优越。全县有4条铁路、2条高速公路和5条国省干道贯通全境,距朔州机场36公里,是山西连接京、冀、蒙的必经之地,也是对接环渤海经济圈、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和雄安新区的战略通道。山阴农牧优势明显。全县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年粮食产量5.7亿斤,是“全国富硒小米之乡”,更是发展高端功能性食品的重要基地。同时,我们的畜牧产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奶牛、生猪、肉羊存栏分别为8万头、10万头和35万只,其中奶牛饲养量在华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素有“北方奶都”美誉。山阴电力能源充足。全县电力总装机容量近230万千瓦,目前我们正在全力推进千万千瓦晋北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在“十四五”期间预计可达到1300万千瓦的装机规模。山阴人文生态辉映。全县地处南方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的交汇之地,有明长城、汉墓群、广武城等三大国宝级文物,旅游开发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