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桥村介绍

2021年12月,下桥村被命名为2021年浙江省卫生村。

2019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下桥村榜上有名。

2017年12月,下桥村被命名为2017年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

2013年8月,下桥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泗溪镇下桥村素有“泗水洄澜”之称,系南溪、东溪、北溪和西溪4条溪交汇而成的山间溪谷盆地,溪旁为成片水田,又以梯田形式沿山势而上。下桥村在唐代时便有人定居,下桥村主要姓氏有林、汤、陈等。林氏始祖林建,闽建阳人,唐内阁长史,唐亡不受梁命,于后唐同光三年(925),从福建莆田北螺村迁居筱村龙须岩下,亦是看中下桥“逢荒不饥,逢兵不乱;山可樵,水可渔”,于宋建隆二年(961)迁居下桥后池。

“田中有村、村中有田”为下桥村原始村落风貌。下桥村传统民居基本留存,主要位于后池。后池片民居置于田野之中,集中连片,后山竹木拥翠,前方北溪潺潺流过,呈依山、临田、面水分布。南山底聚落历史环境风貌保存完好,村落他处也有民居散在分布。民居建筑质量良好,仍有部分居民继续生活使用。

在众多文化遗产中,林氏家族“十八学士”文化以及被誉为世界最美廊桥的“姐妹桥”——北涧桥和溪东桥为其特色文化。

林建迁居下桥后,世代务农,到了第五世孙林韶,在下桥花园开设儒蓝宅学馆,招收族人及四方弟子从学,从此林氏家族科甲蝉联,文士辈出。自北宋熙宁三年(1070)至南宋咸淳四年(1268)的198年中,下桥林氏家族中文武进士者达43人,其中具有学士衔者18人,时称“十八学士”。花园遗址和位于下桥东山的林韶墓是“十八学士”文化的见证。

“姐妹桥”为中国古代拱桥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汴水虹桥的活化石,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已列入2012年更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北涧桥坐落于东、南、北三溪汇合处的古渡口,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嘉庆八年(1803)重建。桥下溪流相聚,桥畔千年古樟参天而立。距北涧桥东南一华里处有溪东桥。溪东桥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桥旁有祭祀场所陈大翁宫及浙南最大的临水殿。姐妹桥天论在桥址选择,或者内外体形结构上的科学性、艺术性、历史性,堪称世界独一无二。姐妹桥不是简单的交通建筑,还兼具民间的风水观念、宗教祭祀、商贸集市、娱乐社交、婚娶祈嗣及公德教育、人文教育等诸多功能于一身。

除了廊桥和传统民居,下桥村传统建筑还有临水殿、陈大翁宫、水尾宫、宗祠、寺庵、矴步、古渠、古(水)井、古墓、古道等。下桥村列入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记范围的传统建筑有20处。下桥村丰富多彩的传统建筑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民俗等方面,反映了明清时期浙南山区农耕聚落的基本特征。

除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美丽的自然风光,下桥村还拥有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提线木偶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十四信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桥村于2012年入选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温州市重点历史文化村落,下桥村所隶属的泗溪镇也于2012年被评为第四批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

北涧桥

北涧桥,位于泗溪镇下桥村,因跨北溪之上,故此得名。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5年),后经6次重修,至今容颜不改。北涧桥是宫殿式重檐,结构精巧,造型古朴。然而北涧桥的美不仅美在桥本身的轻灵飘

林建墓

林建墓位于泰顺县泗溪镇下桥村。扶椅式,墓前有《济南郡林始祖唐内史建公墓》碑,-砌筑半圆形青石墓廊,全长21米,宽16米。建于宋建隆三年(962),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修。林建(885

下桥村附近有北涧桥、林建墓、泰顺氡泉景区、廊桥文化园、乌岩岭、泰顺农民暴动旧址等旅游景点,有三杯香、泰顺猕猴桃、泰顺婆饼、竹木雕刻、绿豆蜜汁膏、刀豆干等特产,有泰顺畲族民歌、泰顺药发木偶戏、泰顺百家宴、泰顺万排抽狮、泰顺提线木偶戏、泰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民俗文化。

下桥村周边行政区地图

温州乡镇街道地图

温州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