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南夏墅街道)介绍

地名由来:宋咸淳至明成化间称下墅,清道光志名夏墅,清光绪志名夏墅镇,后改称为南夏墅。

南夏墅地处武进区南翼,东邻礼嘉、南接前黄,西濒隔湖、北靠湖塘。街道总面积70平方公里,下辖14个行政村,9个社区,常住人口近12万人。

寻芳陌上花似锦,折得东风第一枝。2007年3月,南夏墅撤镇建街成为武进区首个街道。近年来,南夏墅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步伐,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社会事业,街道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人居环境质量日益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南夏墅是历史悠久的古街道。南夏墅见诸史书已逾千年。南宋咸淳四年(1270年)《毗陵志》称下墅,明咸化十九年(1483年)重修《毗陵志》仍沿袭此名。清光绪二十二年(1842年)《武进阳湖合志》称夏墅。民国2年(1912年)以别于西夏墅,改称为南夏墅。原有老街以东、西、中、后及南湾命名,有当店弄、蛮弄、牌楼弄、顺龙路、南湾桥、狮子桥相通。后街有武进县文物保护单位:康熙已未进士钱二白故居存雅堂(半溪堂、二白宫)。20世纪80年代,南夏墅拓宽中街,改造后街,延伸东街、西街,新建农民街,并形成南塘路商业一条街。

南夏墅是精致秀美的新集镇。南夏墅具车舟之便,鱼米之利。境内路网密布,河道交错,是武进农业十强乡镇、粮食生产先进乡镇。辖区工业群星璀璨,集聚了通用电气、博世、曼恩集团等2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作为武进新型街道,南夏墅肩负着建设幸福家园、领跑城乡一体的重要使命,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街道配套逐步完善,功能日益健全,规模逐渐扩大,环境持续改善,生活不断提高。切实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高质量完成中心农贸市场改造,新建南河菜场和学府家苑菜场。大力改善办学条件,辖区共有2所中学、2所小学、5所幼儿园。各社区商业配套设施日臻完善;新建高新区人民医院,并顺利交予武进医院管理,消化病专科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合作运行,辖区居民的就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南夏墅是武进高新区的承载区。围绕重大项目有效落地,街道在拆迁中推行六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建设的排头兵作用,确保拆迁工作高效、和谐推进,为高新区的发展创建一流平台。到目前为止,街道拆迁总面积达574万平方米,涉及到537个企业15000户群众。共兴建安置社区8个,总面积达194万平方米;为8259户群众分配安置房17753套,保障了光宝、晶元、柳工、北汽、斯太尔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

南夏墅是生态宜居的幸福园。街道加大城乡一体化建设力度,积极推进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街道村、社区全面建成便民服务大厅和文化活动中心,形成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立智慧南夏墅四级网络信息平台,创新网格化、属地化管理模式;建成戴家头生态绿地等一批公共绿地,实现区域污水管网全覆盖。居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增加,全面完成辖区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低保标准大有提高,城乡收入不断缩小;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达到100%,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推行网格化管理,成功创建全市首个省级安全社区,平安街道、法治街道、文明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南夏墅街道将始终以全力服务高新区、加力提升南夏墅为工作定位,以建设集镇小而美、环境好而新、社会稳而正的南夏墅为目标,攻坚拆迁安置、提升集镇形象、做优民生幸福,让所有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历史沿革:

1934年称南夏墅镇,以驻地集镇得名,1947年与桐庄乡及张桥乡一部合并改置南墅乡,1949年复为南夏墅镇,1955年改为南夏墅乡,1957年万塔乡一部并入,1958年并入鸣凰乡,后改公社,1960年析出南夏墅人民公社。

1983年,改为南夏墅乡。

1999年与庙桥镇合并置南夏墅镇。

2007年3月,撤南夏墅镇改为南夏墅街道,沿用至今。

高新区(南夏墅街道)周边行政区地图

常州乡镇街道地图

常州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