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蒙里三面环山屏障叠翠,北江河从北向东流过,江岸一片肥沃平地,据县志记载清朝(1875年)此地属县“四厢”之一驻有船只五十条,当时靠水路运输,来北来往,必经此地。因濛雾甚大,取名濛浪,后改为濛浬,故称濛浬村委会。
濛浬村位于曲江区乌石镇西北6公里处。东邻韶关发电厂,有10个自然村,253户农户,总人口1015人。全村山林面积4500亩,耕地面积1041亩,其中水田705亩,旱地336亩,年收入达35万元。近几年来,濛浬村委始终坚持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贯穿于村民自治全过程,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对村务管理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有力地推进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2004年、2005年、2006年在全镇各村评比中取得较好成绩,连续三年村党支部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在2004、2005年分别被国家和省-、民政部授予“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
濛浬村与坑口村、展如村、杨梅村、石角村、乌石村、乌石社区、大坑口社区相邻。
历史沿革:
1949年10月成立曲江县人民政府后,设立濛浬乡政府,属第一区管辖。
1951年5月,建立村级人民政府,更名为濛浬村政府,属第一区管辖。
1952年3月,更名为濛浬乡政府,属马坝区管辖。
1950年称濛浬大队。
1961年3月,改为濛浬大队,属乌石公社。
1983年11月,实行撤公社建区、乡的体制改革,改为濛浬乡政府。
1986年12月,改为濛浬村委会。
1989年改为濛浬管理区。
1998年12月改为濛浬村委会,并沿用至今。
濛浬村附近有南华寺、马坝人遗址、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月华寺、曹溪温泉、马坝人博物馆等旅游景点,有马坝油粘米、火山粉葛、龙归冷水猪肚、南华李、罗坑茶、罗坑红茶等特产,有南华诞庙会、新丰舞纸马、乐昌青蛙狮、乳源瑶族刺绣、新丰张田饼印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