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阳村介绍

广阳村为武屯镇人民政府驻地,辖广镇、广西、街南、邢家、太平、槐树村、土刘、小屯、窑上9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辖区有村民3739人,粮食作物面积3100亩,瓜、菜、果种植面积3500亩,存栏奶山羊255只、生猪285头、奶牛215头。农民收入来源主要是外出务工、经商、种植蔬菜、养殖奶牛。

明清时期,该村东西分属阜广里、张北里管辖辖,民国时分属临潼县武屯镇一保、二保管辖。建国初,行政区划变更频繁。1958年,公社化运动时成立广阳大队。1984年,更名为广阳村。1987年随区划调整划归阎良区武屯乡(后改为镇)管辖至今。

该村从明末以来一直为渭北名镇,经济比较发达。有关中环线、阎渭公路、关咸公路、振关路过境,交通十分便利。村域内地势平坦,井渠双灌,旱涝保收。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硬化道路12264米,修建排水暗管2800米、明渠3120米,自来水到户903户,安装路灯155盏,新建垃圾台9个,新建无公害厕所156个,改建厕所650个,改灶890户,修建文体活动广场3个,硬化篮球场1500平方米。2007年经西安市新农办验收合格,成为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一、村组概述

(一)广镇

广镇之名系广阳镇的简称,又称老堡子。北周明帝二年(558年),将广阳县治从今临潼栎阳镇迁此,遂得名广阳,明代称广阳屯。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临潼县令马民牧于今武屯街设广阳镇,广阳屯遂改名为广镇堡。现有武、李、王、张等姓氏。武姓祖上明初从白水县西固乡器休堡迁来;王氏家族是1787年由临潼县寺沟村投靠亲友而来;李氏家族由原阎良镇李皮村投靠亲友而来。据说,该村城门石额上“广镇堡”三字是该村明末进士武献哲所书。该村1949年仅有162人,2010年有459人,耕地面积615亩。

(二)广西

该村因在广阳镇之西得名广西堡,大约在清代建村。旧时有土城一座,四周各长约100米。该村1949年仅有185人,2010年有493人,耕地面积872亩。有武、李、戴、张、刘、芦、潘、敬等姓氏。武姓清代从广镇堡迁来,戴姓解放前由西安东郊落户于此。

(三)街南

因地处武屯镇街道南侧而得名,有张、杨、李、邢等姓氏。李姓是1791年由河南南阳迁移来的。1949年仅有145人,2010年有村民426人,耕地面积775亩。

(四)邢家

初名广东堡,因地处广镇堡之东而得名。后因邢氏家族兴旺而称邢家。1949年有192人,2010年有村民499人,耕地面积733亩。旧时有城一座,四周各长约150米,护城河遗址一直保留到本世纪初。有邢、李、武、丁、蒋等姓。武姓与广镇堡武氏同宗。

(五)太平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山东寿光县移民在此建村,祈愿太平,故定村名为太平庄。该村东有老胡庄,一直属广阳村太平组。1949年有208人,2010年有490人,耕地面积731亩。有武、李、张、王、孟、赵、吴、朱、孙、刘、杨、郑、徐、常、林、胡等姓氏。胡姓祖居湖北均州,1873年胡有才、胡发才兄弟二人迁此。

(六)槐树村

槐树村明代建有城墙,关于村名,一说是因村民广植槐树得名,一说是因山西大槐树移民居此而得名。槐树村刘姓是土刘村刘姓分支。1949年该村有175人,2010年有488人,耕地面积815亩。刘姓之外还有任、郭、景、雒、张等姓氏。该村地处交通要道,现村西十字已形成一处新的商业网点。村南泾惠四支渠北侧原有小学一所,为广阳小学分校,现已撤销。

(七)土刘村

因刘姓最早在土地庙旁建村,故得名土刘。1949年有125人,2010年有342人,耕地面积569亩。有刘、张、武、肖等姓氏。

(八)小屯

元代建村,旧名阜民盈,取意物阜丰盈之意。后因战乱、灾荒,人口锐减,遂名小屯。1949年有142人,2010年有370人,耕地面积642亩。姓氏有陈、刘、王、柯等。

(九)窑上

清代,外地移民在小屯之西打窑定居,遂得名窑上。民国时期,一直编入小屯村,解放后独立成村。1949年仅有52人,2010年有172人,耕地面积353亩。姓氏有张、任、武等。

二、本村人物

武之望(1560~1629)字叔卿,号阳纡,明代著名医学家。其先世居陕西白水器休堡,明初迁武屯镇广阳村。曾祖钺,祖承训,父寅,武之望为迁广阳七世孙。之望聪颖好学,万历十六年,乡试解元,次年成进士,授安徽霍丘县知县。万历十九年,调任江都(今江苏扬州)县令。二十二年,因政绩卓著,擢吏部考功司主事。万历二十八年改为南京兵部车驾司主事。面对**黑暗,他愤然辞职归里,闭门讲学,远近皆师事之。后来再度出仕,任永平兵备山东按察司副使。万历四十六年十二月辛末,升太仆寺少卿,月余转太常寺少卿。天启四年三月,以右副都御史巡抚登莱,驻节今山东蓬莱,训练水师,伺机从海上出击辽东半岛的后金政权。后因与东江总兵毛文龙不和,于天启五年十二月,调任南京吏部右侍郎,旋改兵部左侍郎。天启六年八月,因疾乞休。崇祯元年五月,迁南京刑部左侍郎,仍管右侍郎事。六月庚戌,出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崇祯二年(1629年)三月,在固原总督府病逝。武之望因幼年多病,遂习岐黄而不舍,于晚年先后完成《济阴纲目》5卷、《济阳纲目》108卷、《疹科类编》、《慈幼纲目》等近三百万字的临床文献辑著工作,为整理医学文献,传承发展祖国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武之望有《临潼县志》、《举业卮言》、《海防疏》、《鸡肋编》、《扣缶集》、《吐质编》等著作问世,被后人誉为关中鸿儒。

武献哲武之望长子。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乡试中举,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为二甲66名。曾任四川成都知府,四川按察司副使等职。卒于康熙初年,葬于武屯镇南武氏先茔。有《重修后土献殿碑记》、《重修菩萨殿碑记》存世。

武迪哲之望次子,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生平不详。

邢福科广阳村街南组人,清末武术家,是红拳邢派的创始人,关中红拳四杰之一。自幼习武,得红拳真传,后经黄龙道人指点,学得黄龙棍五花神棍真法,练就一身软硬功夫,尤以铁砂掌著称。曾在西安集市为救一母子,单掌击毙一头惊牛,从此名声大震,人称黑虎邢三。邢三为人坦诚,虚心好学。他不断访名师,拜艺友,提高技艺。有次听说,潼关有个人称饿虎苏三红拳高手,因打死伤人猛虎,被人称颂,邢三就去拜会。两人一见如故,互相交流切磋武艺。在一次共同狩猎中,遇见两只猛虎,两人分别对付。苏三用钢叉刺死一只,当他转过身准备帮邢三时,发现另只猛虎已被邢三用掌击毙。苏三大为敬佩,赞其功深力厚,人称黑虎,果然名不虚传。西府风翔师宝龙,在乾隆末年已名扬天下。当地人称红拳神手,并赠金匾一块,称其天下武艺第一家。消息传入关中腹地,众豪杰甚觉不平,决定派黑虎邢三前去拜会。经过较力、步法、打手跑拳、提枪抱棍等套数交流,各有所长,只恨相见太晚,遂义结金兰。在后来传授的拳谱中就有师宝龙的红拳拳经和八卦步法。邢三不但武功高强,勤奋好学,而且略通文墨,他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集百家之长,创立了红拳邢派拳法,且流传至今。邢三的贡献,不仅创立了邢派拳法,还留下了手写拳谱,用文字记载了许多宝贵的武术资料。通过嫡传弟子赵武和赵武的弟子屈逢江、李邦彦传下拳谱七册,流传至今。

李林森原名向萼,清末武生,邢家村人。精韬略,尤善弓马。时逢战乱,闾阎惨遭蹂躏,林森与武廷琯组织武屯镇及附近诸镇共一千余壮士,奋起抗御,有功于桑梓,至今仍被乡里传颂。战后,林森又督修堡寨,皆务坚实。后武屯镇复遭兵乱,乡民避乱堡寨中,多赖以保全。时人感其恩德,于今武屯镇政府处立碑纪之。

郭垲(1875~1923)字伯龙,槐树村人。起初为县内庠生,后考入关中大学堂学习,曾在临潼、合阳一些学校担任教师。他有口才,善于言辩,讲述事物很有条理。辛亥革命时期,倡办乡团保卫地方,后曾任省电话局局长。在乡办团时,对李虎臣非常器重,加意培养。在反袁斗争中,命李虎臣参加驱逐陕督陆建章的战斗。1917年,0运动时,陈树藩暗袭李虎臣。郭垲与虎臣退至北山,归附胡景翼靖-。胡部张义安进驻西安附近蒲阳村时,派李虎臣攻鱼化寨,郭垲带少数兵在后方保护辎重。他镇静严密,使前方无后顾之忧,遂得以取胜。由此,胡景翼对郭垲非常器重,任其为总部参议。以后又任富平县长多年。1922年,随景翼出关至河南彰德,半年后,感染时疾甚重,只得回家调养。未几而卒,年48岁。

安德公(1892~1953)广阳村广镇组人。十多岁时,到长安县引镇“双翠班”学戏。出科后,先后在三意社、秦钟社等戏班搭班演出,并在竞存社、移风社、化民社任教。他演《五台会兄》尤为拿手。王绍猷先生评价他的戏为“禹门激浪,平地生雷”。安的演技受到同道的称赞。一次,他与-民、田应才、惠醒秦等几个演黑生的齐聚西安,演出《铡美案》。其他三人都说:“有安氏在这儿,我们不敢扮包家!”最后,由他扮演包公。他中年以后在竞存社演出的时间较长。1953年,他随泾阳的明正社演出时,病逝在桥头镇

武继祖(1906~1997)武之望十一世孙,为当地名医,是武之望的重要医学传人。他少时就读于华清小学,成年后到许权中麾下当兵。1933年,解甲归田,除务农之外,他主要集中精力研习中医,立志继承先祖遗志,造福民众。当时武屯一带“霍乱”流行,民众死亡之状十分惨烈。武继祖不计个人安危,以中医方剂加以针灸活人甚众。这次诊疾实践活动使他对祖国医学更加热爱,于是他穷览家中所-代医书,医技得到进一步提高。他医术精湛,辽宁北京青海、河南等地的患者也慕名前来求诊。先生生性耿直,乐善好施。抗战期间,他曾把自家粮食周济全村穷苦百姓,以至自己贫困,无法度日,又只好向别人借贷。“文革”中先生遭到残酷-,但他十分豁达,从不计较这些,就连当年-过他的人上门求医,他也一视同仁,认真为其疗疾。

武也夫武继祖长子,名忠正,字文韬,也夫是其号。生于1928年。1949年2月参加0武屯地方工作团,五月投考延大,在延大学习9个月被组织分配到青海省门源县工作。当地贫穷落后,加之马匪残余势力的影响,***事件不时发生。他到后不久被组织分配筹建门源县法院。1950年县法院正式建立,也夫被任命负责法院全面工作,主办刑事案件。先后经过减租反霸、*****、三反五反、土改运动,社会秩序初见安静,工作步入正轨。1953年,也夫被调到省高院工作。由于其热爱基层工作,成立6个自治州政府期间,他又被任命为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法院负责人,创建州人民法院。1953年海北法院正式建立,1954年他又被派往刚察县组建人民法院。1957年8月被调回海北州法院,主办刑事案件,直到1985年4月离休。离职后担任律师9年。现定居临潼。

王兰福太平组人,生于1944年元月。祖籍山东省寿光县寒桥镇屯田村,光绪末年其祖父来陕落居于此。1968年,王兰福参加临潼县组织的“红医班”培训,此后直至1982年一直在广阳大队保健站工作。

武树吉1948年3月2日出生,广阳村广西组人,大学学历,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1977年恢复高考,树吉考入黑龙江省商学院建筑专业,1982年7月至今一直在大庆市大庆石油管理局安装工程公司工作,历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多年来主持建设了大庆市邮电局大楼、大庆宾馆、大庆电视台等公共建筑工程,主持建设大庆油田、杏二联合站、朝二联合站、朝六联合站、榆二联合站等油田建设工程,参与了“西气东输”工程,并主持建设了孟加拉国吉大港东方炼油厂和厄瓜多尔输油管线等诸多国际工程。

武光明生于1958年9月,广阳村街南组人。0党员,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物理学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1982年大学毕业后在高校从事物理教学。1984年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固体物理研究生班学习。此后从事喷雾热分解制备薄膜的研究,并申请发明专利一项,发表科研论文三十余篇。

李焕定广阳村广镇组人,生于1954年。1972~1980年在部队服役,后一直在地方工作,曾任区城建局局长、新华路街道办党工委书记、区交通局书记和局长等职。

任建社生于1955年8月,槐树村人。1974年参加工作,曾任阎良区政府办主任、区人事局书记和局长。

西宁邢家组人,0党员。1984年由陕西省人民警察学校毕业后留校工作。后调入陕西省公安厅工作,现任陕西省公安厅警务督察总队总队长。

李建宏广西组人,生于1968年2月。1987年7月参加工作,曾任阎良区委政研室主任,2011年4月至今任阎良区关山镇-。

三、重大事件

【武屯老胡庄遭遇战】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发动春季攻势,今阎良全境首次获得解放。当时-部队退守在栎阳、雨金一带,栎阳与关山之间的武屯地区成了真空地带。2月下旬的一天,第一野战军第二军十六支队侦察排排长吴水奉命带领杨志德等五名战士到武屯侦察敌情。下午3时左右,小分队到达武屯,他登上武屯镇西城门楼(今武屯街武屯卫生院门前十字东侧),用望远镜向西南观察,未发现敌情,随即带领小分队沿去栎阳的大路继续向西南方向前进。行至老胡庄东北约八十米处时,发现老胡庄胡永信家墙角有人头露出,随即喝问:“哪个部队的?”对方持枪向我军射击。向我军打枪的是-90军的一个班,从栎阳方向而来。吴水在城门楼上侦察时,敌人正从耿西堡向老胡庄行进,因刚好被老胡庄挡住,未被发现。敌人发现吴水他们后,随即以胡永信的宅子为掩体,从东南墙角窥视,准备伏击小分队。敌军向我军射击后,迅速向前占据村子紧北边的地埂,继续向我军射击。两军接火后,我军一边还击,一边撤至东北方向约20米外的胡永信祖母郭氏的墓地,以坟头为掩体,向敌人还击。就在此时,吴水同志左胸中弹,负了重伤,他仍顽强掩护战友撤到郭氏坟东北约50多米处的李生德坟地,随后他又强忍疼痛撤至李生德坟地,终因失血过多,不幸牺牲。杨志德见状,将吴水身上的驳壳枪和望远镜带上,和战友们撤回关山。我军刚撤走,-胡宗南骑二旅20多名骑兵便从西北方向的槐树村向东包抄过来,同与我军交火的一班人在今武屯街西头十字会合,由于情况不明,也未敢追击我军,遂撤向东南胡李村一带。敌军撤退后,胡永信之父胡天成等四人将烈士就地草葬。当晚,我军派出重兵赶到老胡庄,叫开胡天成的家门,询问吴水烈士遗体下落。胡天成带解放军将吴水同志的遗体起出,为烈士擦洗面容,整理衣装。解放军用担架将烈士的遗体连夜运回关山。

次日,十六支队在关山剧院为吴水烈士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关山镇部分群众亦参加了追悼会。全支队全副武装参加送葬,十六支队政治部主任黄铭在前面抱着烈士的灵位,支队连级以上干部为其抬灵,将烈士安葬在关山镇东南的“义园”。

四、文物古迹

【唐代鎏金铜佛】1984年元月,邢家村邢志祥在武屯镇邢家村北地表下1.2米处发现,窖藏形制不详。无盛器,出土鎏金铜佛297尊,以及铜质背光、足床、佛龛残片等。像高3.2-32.5厘米,题材有立佛、坐佛、菩萨立像、菩萨坐像、罗汉、力士、菩提树形七化佛、老子像等。其中观世音菩萨像最多,释迦佛像次之,其中两尊分别有武德三年(620年)和天宝九年(750年)铭刻。从其风格判断,造像大部分为初唐至盛唐之物,个别为北朝遗物。(见《文物》1985年第4期)。

【武氏宗祠】武之望入宦后在广阳镇修建了武氏宗祠,其址在今武屯街中段路北的广阳商店。清初,武氏族人将武之望祀入其中,故清乾隆《临潼县志》记作武之望祠。武氏宗祠于1862年毁于兵燹。1914年,武之望的第九代孙武钧召集族人对其重修,使之成为当时临潼渭北地区最大的一座宗祠。宗祠坐北面南,占地约800平方米。临街有门面房五间(即前殿),门前有两尊巨型石狮,工艺精湛,栩栩如生,高约三米,在当地十分罕见。从大门进入院中,两侧为厦子房,正面最北端为正殿,共五间。大殿内供奉着武氏迁广阳屯的六房始祖及武之望、武懋赏、武并壁的牌位。有武之望泥像一尊,着官服,面饰铜色。供桌两侧的柱子上有楹联。东墙上镶有碑石,似与武氏世系有关。旧时春节、清明,武氏族人都要到宗祠祭奠先祖。“文革”中,武之望的泥像被毁,前殿于1984年被拆除,残存的大殿于1986年被拆除。存世的仅有1917年武钧所撰、高赓恩书写的临潼武氏重修宗祠碑,1977年被陕西医史博物馆(在咸阳中医学院内)征集。该碑通高3米有余,宽0.8米,厚0.24米。碑首为半圆形,高约0.96米,上雕蟠龙,正中刻“光裕”(光前裕后的省语)二字,碑文字迹斑驳不清,已多不可识。碑座仅余龟身前部。

【街南武氏墓群】位于广阳村街南组南约400米处,为武之望父母和长子武献哲等人的坟墓。墓地在一高阜上,今已破坏得面目全非。墓葬在“文革”中被毁,墓前原有石马、石羊多件,今仅留三个石龟碑座、一个蟠龙碑首,一圣旨碑(已一分为二),系天启元年(1621)三月初四,天启皇帝敕封武之望父亲武寅和母亲的一块圣旨碑。另有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九日,武之望任江都知县时,万历皇帝敕封武之望父母的一通圣旨碑,现流散到北屯街办的东来村。

五、教育简史

【武屯中心小学】1914年,关中鸿儒武之望九世孙、前清贡生武钧先生倡建,初址在武屯街武氏宗祠内。1942年,当地知名人士李定五联络地方绅士,将其迁至武屯镇东门外的老爷庙(今武屯初中西部),建成武屯镇第一中心国民小学,请省教育厅厅长王捷三题写校名。1948年改为武屯小学,时有8个班,学生120人,教师6名。1970年9月改为广阳小学,在校教师除公办外,其余均为村定民办教师,设有1到6年级。1983年迁至路北现址。2008年,学校全面重修,改校名为武屯中心小学。现在学校占地13760平方米,有教学楼1栋,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有14个班,学生522人,教师43人。

【武屯中学】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融普教职教于一体的全日制高级中学。学校占地42667平方米,建筑面积19986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7个、学生2300余名、教职工151人。1987年7月,随区划调整,武屯中学划归阎良区管辖。经多年努力和各级领导的鼎力支持,武屯中学社会声誉不断提高,1995年始招体育班,1996年始设职业班,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学校步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武屯初中】原名五七中学,创建于1969年,坐落在武屯中学西邻,占地43亩。现有43个教学班、2800余名学生、156名教职工,是阎良区较大的一所农村初中。该校多次被阎良区教育局授予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优胜学校称号。

六、特色介绍

【商鞅文化广场】

位于武屯镇东出口,是该镇的标志性建筑。2009年,武屯镇党委、政府抢抓机遇,以弘扬先秦文化为己任,深入挖掘镇域历史人文资源,着手规划建设武屯古镇商鞅广场。累计投资185万元,建成仿秦式牌楼、商鞅雕塑各一座,先秦历史文化墙108平方米。仿秦式牌楼高15米,东西两面皆有楹联,东面为“承古开今,百业繁荣新栎邑;钟灵毓秀,双河滋润故秦都”,西面为“邑奉明公,斩蛇高祖争雄地;史彰盛举,徙木商鞅变法乡”,高度概括了武屯镇的历史与现状。先秦历史文化墙用黑色大理石幕墙再现了2300多年前发生在古栎邑的孝公纳贤、三献国策、收复河西等重要历史事件,简要地介绍了战国时期秦国求贤变法、富国强兵、收复失地、开疆拓土的那段历史。2010年3月2日,举行落成仪式,原陕西省副省长刘春茂、阎良区区委书记苗宝明、区长王凤萍等领导参加。

【武屯街】明清时期的武屯镇规模较小,仅是广阳屯南郭的一条小街道,无城门,在临潼诸镇中属于小镇。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武屯民团团长李耀先(武屯镇房村人)主持下才修建了东西两个城门楼,门洞上镶石匾,镌刻古镇旧名——广阳镇。西门在今武屯中心卫生院门前什字处,东门在今武屯邮电所西侧。街道全长约200余米,街面狭窄,沿街门面紧依街道,均为砖木结构。旧时约有店铺20余家,分别从事粟花、杂货、餐饮、国药等行业。那时农历一、六古镇虽有集日,但因战乱不断,国力维艰,经济一直不振,各店铺也是惨淡经营。

解放初,武屯镇的镇容变化不大。改革开放后,尤其是1990年以后,古镇商业日趋繁荣,古镇的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镇政府不断推进小城镇建设,镇容镇貌发生了根本变化。现在的武屯镇街道的面积较民国时扩大了三倍。街道西起武屯供电站,东至武屯镇人民政府,全长1000多米。街道整洁宽畅,两侧商铺林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每逢一、六集日,更是人山人海,接踵摩肩,十分热闹。街道驻有武屯镇政府、粮站、棉花厂、卫生院、电管站、派出所、信用社、工商所、税务所、供销社、武屯中学、武屯初中、中心小学等单位,这里是武屯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古镇街道处在振关路上,为了缓解交通,2001年镇政府又在古镇南侧修建环镇公路,奠定了古镇今后的发展基础。2010年武屯镇投入巨资,对武屯街进行仿古改造,以彰显历史名镇特色。同年,开工建设西环路北延工程,向北连接关中环线。武屯镇的发展前景无限美好。

【百跃乳业有限公司】位于武屯街西环路北段,占地1.25万平方米。企业始建于1985年,公司成立于1997年。依托当地丰富的奶畜资源,主要从事“御宝”、“纯尔馨”、“羊亲亲”、“羊优优”、“钮璀西”牌系列奶粉、液态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是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政府重点保护的民营企业之一。

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百跃乳业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以武屯、北屯、新兴、康桥、关山及周边地区作为奶源基地,辐射至渭南、富平、临潼、高陵等地区,扶持奶农5000多户,安排农村劳动力2000多人,40多个现代化挤奶站,有力地将奶农和百跃乳业有限公司紧密联系起来,真正地实现了产业化***发展。

广阳村附近有阎良航空科技馆(阎良飞行体验馆)、高家民俗大院、秦汉栎阳城遗址、阎良公园、樊家义和遗址、古栎阳桥等旅游景点,有西安凉皮、阎良甜瓜、阎良相枣、羊肉泡馍、面筋凉皮、陕北小米等特产,有阎良核雕技艺、阎良关山牛拉蹩鼓、阎良新兴特技唢呐、关中皮影、泥塑(凤翔泥塑)等民俗文化。

广阳村周边行政区地图

西安乡镇街道地图

西安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