埭厝村位于深土镇南部海滨平原地带,北邻车鳌、东庵2村,东邻埭头村,西、南二面邻竹屿盐场。
政区沿革
埭厝民国时期属金塘乡的埭头保所辖。新中国初期属第九区(深土区)路下乡所辖。1958年9月为属于深土公社的东庵大队所辖。1961年7月成立属车鳌公社的埭厝大队,1964年9月车鳌公社合并于深土公社,埭厝大队改属深土公社,今为深土镇埭厝村。埭厝村以一个自然村为行政村,现共有370户,1600人。
姓氏源流
埭厝为郑姓聚居地,祖先源自镇海,分衍佛昙上车(在松仔岭下),清代迁居埭厝。现有367户,1584人。
刘氏源流民国末来自湖北省,现有1户,6人。
陈氏源流民国来自本县竹屿村,现有2户,10人。
经济状况与基本设施
全村有耕地758亩,其中水田556亩,农地202亩。主要种植花菜、大葱、甘蓝等蔬菜。有鱼塘约10亩,虾池140多亩,盐埕300亩。
有营运客货车4辆,农用车17辆,小车18辆,摩托车380辆。有400多人在外务工。全村年人纯收入7950元。
全村饮用自来水。20世纪80年代架通输电线路。现有电视机400台,普及率98%;电话机260台,手机740支,通讯工具齐全;电冰箱220台,普及率60%。
1993年建一幢600多平方米的小学教学楼。
1996年建一座400多平方米的村部办公楼。
2004年建路下通往本村的水泥路,2006年又建环村水泥路,总长4公里。
2007年重建寺庙与祖祠,现把祖祠做为老人活动中心。
2008年解决引用自来水工程。
2009年建公厕2座、篮球场及村民体育活动场所,共1000多平方米。
2011年改造农田基本建设,机耕路四通八达。
文物古迹
埭厝城,建于清初,保存完好,墙体尚极为坚固。
村内原有二旗杆,尚存部分基石。
三进制及二进制三合土木结构旧建筑尚存三座。
明天启五年石香炉一个。
杉木制作的旧牌匾一个,选魁匾系乾隆丙午年刘庸题写。
上百年古榕树一棵。
新中国人物
郑目,漳浦县办公室主任。
郑国强,六鳌武装部长。
郑建华,赤湖镇副镇长。
郑元顺,漳浦县防保局长。
郑和友,漳浦县交通局副局长。
郑茂土,省劳模1969年国庆赴京观礼代表。
郑洪坤,世界郑氏宗亲联谊总会常务副会长。
本科及以上学历
郑阿来,湖北农业大学。郑建福,福建交通大学。
郑志洪,福州大学。郑燕梅,福州大学。
郑现生,福建医科大学。郑允发,福州大学。
郑惠洪,漳州师范学院。郑建鹏,湖北科技大学。
郑炎彪,泉州华侨大学。郑森,厦门大学。
郑开发,福州大学。郑耀坤,福州公安学院。
历任主要领导
设公社时期:
书记:郑银来(1961年至1964年)郑土生(1964年至1978年)
郑银来(1978年至1985年)
社长:郑康圩(1961年至1964年)郑国仔(1964年至1969年)
郑石术(1969年至1985年)
设乡(镇)时期:
书记:郑朝义(1985年至1994年)郑文标(1994年至2012年)
主任:郑发来(1985年至1991年)郑汉寿(1991年至1994年)
郑公友(1994年至2009年)郑汉林(2009年至2012年)
埭厝村附近有天福茶博物院、漳州花博园、漳州东南花都花博园景区、滨海火山地质公园、唐山过台湾石雕园、漳浦六鳌翡翠湾滨海度假区等旅游景点,有旧镇大蚝、漳浦沙西红鲟、乌石荔枝、沙西榕树盆景、深土紫菜、杜浔酥糖等特产,有漳浦剪纸、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艺、浦南古傩、民间信俗(三平祖师信俗)、锦歌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