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龙家镇因境内龙家坝而得名。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龙家镇人口数量为1.1万人,位列余庆县各乡镇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第9位。
2011年12月,龙家镇上榜第三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一、镇域基本情况
龙家镇民国21年建镇,民国34年改为龙家乡,解放后,1953年复设镇,1961年建立龙家人民公社,1984年又恢复为镇,位于遵义余庆县西北面,地处余庆、湄潭的交界处,距遵义市180公里,余庆县城76公里,204省道5公里。全镇总面积114.9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177个村民组,21000余人,土地总面积175665亩,其中耕地面积26640亩(田15045亩,土11595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51.1%。我镇传统文化渊源流长,素有“文明古镇”之称,2008年人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20元。
二、经济发展水平
龙家属典型的农业大镇,农业生产历年来都是农民增加收入和发展致富的产业支柱,全镇主产以水稻、玉米、油菜、烤烟茶等为主要经济作物,畜牧业以发展猪、牛、羊为主。截止2008年底,全镇完成粮食播种面积5.41万亩;完成秋粮面积3.40万亩,产量12345.6吨;完成水稻种植面积1.4万亩,产量7000吨,;;玉米种植面积0.65万亩,产量3380吨;红薯面积0.8万亩,产量2086.9吨;完成油菜种植面积1.4亩,产量2016吨;落实烤烟种植面积8757亩,收购烟叶213.5万斤;种茶面积4530亩,实现产值680万元。
三、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水平
电讯、交通、新农村建设:1990年每1万人有电话4门,2008年底每1万人有电话4000,通村通组公路达100%,村组公路与镇村公路连接成交通网。2008依托通村公路建设,做大做强公路文章,打破制约镇域经济发展的公路建设“瓶颈”,完成公路建设27公里,修建候车亭4个。至0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镇党委、0以“四在农家”创建活动为载体,按照“品位求高、示范求精、内涵求深、方式求活”的目标,采取“党政引导、村组自治、农民自愿、部门帮扶”的工作思路,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截止目前,我镇已建成文家湾示范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黄金榜、市级新农村建设高规格示范点上庄、坑上、坪上等示范点,全面完成示范点“五通三改三建”、沼气池建设以及道路硬化工程,从而大大推进了农村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发展:全镇有1所初级中学,9所小学。其中中学16个教学班,学生956人,教职工55人(专任教师46人);村级以上中心小学5所(完全小学3所),村级中心小学分校4所,共有51个班,1798名学生,在编教师加上教育工作志愿者共86人(专任教师76人),初中师生比为1:21,小学师生比为1:24。龙家小学、钟山中学分别于2003、2004年成为县级示范性学校。龙家小学于1995年中央教科文研究所批准为全国德育实验学校,并承担了德育“九五”重点科研课题的研究,2000年教育部授予“全国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称号。2004年中央五部委授予全国“尊老、爱老、敬老、助老”先进单位,钟山中学1994年—2008年连续14年,中考成绩均居县前三名,曾6次获市级、20次获县级先进集体奖,1998年获县0授予文明学校称号。
近代才子李光斗、当代作家冉正万,他们用小说、散文、诗歌、对联等多种形式反映本镇风土人情。1989年由岳良武主编的《龙家对联》第一集出版。民国15年(1926年)川剧艺人马兴武、魏志林等莅临龙家清唱川剧“打玩友”,川剧传入龙家。解放后五十年代期间,“龙家川戏班”多次与湄潭的义泉、永兴、黄家坝、高台,-的草塘、牛场等乡镇交流演出。镇业余川剧团、老年门球队等业余文体团体长期开展各种对外交流活动,营造了一种崇尚科学、崇尚文明的良好社会风气。
全镇有1所卫生院,近年来不断规范农村卫生室建设,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购置先进的仪器、培训优秀医疗人才,在广大群众中开展医疗保健服务和妇幼保健服务,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镇内群众体育活动项目有蓝球、乒乓球、门球、跑步、板手劲、拔河、挑沙袋、象棋、跳棋等。1960—1990年间,镇蓝球队除逢节赶场竞赛表演外,还外出与凤冈县琊川、湄潭县抄乐以及本县乡镇球队切磋球技,1994年荣获“贵州省体育先进乡镇”称号。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属余庆里。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建龙家镇,属三区(敖溪区)。
1949年11月,属四区。
1950年1月,属湄潭县十区。
1951年9月,划回余庆五区(敖溪区)。
1992年7月,撤区建龙家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