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田坝桥称阿胖田坝,当地群众又叫太田坝,内有田坝河贯穿南北,清代在河上修桥,由此得名。
田坝桥镇位于毕节市东北面,群山环抱,跑市中心约10公里,沿“观音缘”叉道左随河而上,平均海拔150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950mm,日照率约31%,无霜期250天左右,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特点。
地势以北向南逐渐倾斜,东与海子街镇、八寨镇接壤,南与观音桥办事处毗邻,西与大新桥办事处相接,北与何官屯镇、对坡镇相通,全镇8个村,92个村民组,4300多户,17000多人,有耕地18634亩,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00人,有少数民族60户,300人,其中彝族109人,苗族199人,是一个多民族分散杂居的乡镇。
全镇境内岩溶、山脉、河流纵横交错,房屋建筑错落有致,土壤有黄棕壤、黄壤、石灰土、黑壤等色泽各异,含量不同,由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主要生产玉米、稻谷、小麦、土豆等作物,烤烟、油菜等经济作物,特别烤烟是全镇经济的支柱,是当地农户收入的主要来源,地下矿产主要有硫、铁、大理石、锌、硅、砂等矿藏,是有工业开发价值的黄金地段。种草养畜绿肥综合开发在全镇普及推广,对全镇的畜牧业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着促进的作用。
镇内环境幽美,资源丰富,大洞河(流经我镇螃蟹村)与小河(流经我镇弯腰树村)在田坝桥村交汇而在成观音河,流经我镇十二弯村,店子村,河流沿岸奇山怪石,在晴空万里,青山绿水,山水映衬下,让人感觉到走进田坝桥有桂林山水的意境。还有以黑穿洞(彝语为那鲁洞)为主的喀斯特溶洞群,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广阔的旅游开发前景。
田坝桥镇有着较优越的区域、资源和自然气候条件,在未来的发展中,镇党委、政府抓斑西部大开发和建设“四大区”的历史机遇,经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旅游开发为重点,加快小建设的发展步伐,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积极稳妥地推动文化、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巩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果,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全面推进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努力开创田坝桥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历史沿革:
明代时期,为毕赤营的牧马场。
民国时期,属八寨坪乡。
1949年,毕节解放,属四区八寨坪。
1950年,属六区八寨坪。
1952年,属六区海子街的13个村。
1959年,属海子街公社24管理区之一。
1962年,属海子街区12公社之一。
1963年,属海子街25公社之一。
1984年—1990年,属海子街区乡镇之一。
1992年,成立田坝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