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口镇介绍

地名由来:燕子口镇因境内大山形似飞燕,镇政府所在地宛若燕咀而得名。

毕节市北部。面积121平方公里。人口3.6万,其中苗、彝等民族占6.9%。辖24村委会。1949年为燕岩乡。1954年析置燕子口、龙洞、铁厂、小哨、太极等乡。1958年撤乡建置燕子口公社。1961年析置燕子口、先进、太极、沔鱼河等公社。1984年改置燕子口镇及太极、沔鱼河乡,小哨苗族乡。1991年镇乡合并置燕子口镇。有煤矿。产生漆、茶叶、核桃、板栗。有中小学60所。镇人民政府驻地燕子口,在毕节北34公里,青龙山西南麓。人口2000。海拔1300米。以其山形如燕,故名。古名阿罗密,系彝语译音,为彝族家支名。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置阿罗密守御千户所(故址在镇东北1公里),隶层台卫。清废。历为毕节北部重要集市。燕子口—林口公路在此与321国道交会。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属燕岩乡。

1950年,划为七区。

1954年,建乡,办初级社。

1956年,改燕子口区,办高级社。

1958年,改燕子口公社。

1962年,燕、林、清合并为燕子口区。

1992年,撤区并乡建燕子口镇。

2011年10月,燕子口镇属七星关区

燕子口镇周边行政区地图

毕节乡镇街道地图

毕节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3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3000207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