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岭镇介绍

地名由来:鬃岭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马鬃岭脚下而得名。

骔岭镇位于纳雍县西南部15公里处,马鬃岭大山脚下,东经105度09分至105度21分,北纬26度38分至26度46分。东北接勺窝乡,西邻阳长镇,南连张家湾镇。东西宽31.4公里,南北长23.3公里,总面积126.37平方公里。

骔岭因驻于马鬃岭大山脚下而得名。1941年前属大方县,后划归纳雍;1958年成立骔岭人民公社、加戛人民公社、坪山人民公社;1984年建骔岭镇、加夏乡、坪山乡;1991年12月建并撤时将原二乡一镇合并成现骔岭镇人民政府。建并撤前三乡(镇)共辖19个村,157个村民组,144个自然村,1个居委会,现辖19个村,157个村民组,166个自然村,1个居委会。居住着汉、穿青、苗、彝、布依、菜家等七个民族,8251户29757人。镇政府驻地老鸡场村街上组,镇主要街道骔岭集贸市场布局有致,呈西向东走向,驻有政法、税务、金融、邮电、医院、学校等单位。

骔岭镇地处山区,岭峰耸立,群山环绕,东北高西南低,最高马鬃岭大山,海拔2331.8米,最低海拔河坝村1610米,全镇耕地面积16659亩,其中旱地16659亩,林地15000余亩,草场10000余亩。耕地、林地、草场比例1.8:1:7:1,耕地分布较分散,林地、草场分布较为集中。全镇最高气温31度,最低气温-9.2度,元月份平均气温2.2度,七月份平均气温26度,有效极温12.4度;无霜期240天,年降雨量1247毫米,降雨季节主要在每年二、三季度。境内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无烟煤、锑、铅锌、铜等矿藏,无烟煤储量达48亿吨之多。

全镇以农业为主,主产玉米、马铃薯、大豆等作物,2008年农作物播种面积51847亩,产量9511吨,有香菇、木耳、萝卜等土特产和天麻、杜仲等名贵药材,林业比较发达,“3356”项目工程、“长防林”工程,社会造林15000余亩;草地较多,适宜发展畜牧业,现有2793头牛,141匹马,生猪存栏达12726头,羊存栏2880只,副业、渔业也有较大的进步。乡镇企业主要是乡镇工业发展很快,现有煤矿22对,从业人员5786人,年产量达300万吨以上,年产值达25550.52万元,创税收570.5万元,实现利润196万元,为全县主要产煤基地之一,境内骔岭镇矿业、大河路口、坪山煤矿、大坪坡、三棵树无烟煤、骔岭煤矿等优质优价廉,含硫量低闻名省内外,其他行业如旅游业、建筑、交通运输等也发展势头看好。

文教、卫生同步发展。现有年有公民办小学17所,教师296人,学生738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4%以上,有卫生院1所,医生11人,村卫生4室。

基础设施方面。已全部解决照明用电;自来水受益19个村,4124户;通公路18个村,纳水公路干线从镇境内经过。

境内有马鬃岭大山、斗蓬箐大山、老鹰山、大尖山、箐门口等山峰、山隘,马鬃岭大山因海拔高,地区修建改善我县通信系统的微波站,箐门口山隘曾是我人民解放军解放纳雍时与-保安团战斗并取得胜利的地方;境内吊水岩水库为勺窝乡、雍熙镇灌溉农田、食用、照明用电和加工业用电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骔岭镇下辖村民委员会(共计19个):

大坪地、狮子山、坡嘎、海雍、旧院、小营、半边街、铁厂、河坝、左家营、罗家寨、老鸡场、沙坪、果木、祠堂边、小屯、幺岩、坪箐、大荒地。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年(1941年)前,属大方县,后划归纳雍县。

1950年,属鬃岭二区,辖鬃岭、阳长、永合、百兴4乡。

1958年,成立鬃岭公社。

1961年,恢复区建制,为鬃岭区。

1985年,改鬃岭镇。

1991年12月,与加嘎、坪山2乡并入成鬃岭镇。

中岭镇周边行政区地图

毕节乡镇街道地图

毕节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3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3000207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