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相传,宋代文豪苏轼曾游经来苏镇一带,来苏镇因而得名。
2014年7月,来苏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来苏镇位于重庆永川市西南部,东接南大街办事处,南邻吉安镇和泸县毗卢镇,西与宝峰镇接壤,北与青峰镇交界。幅员面积95.6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余人。全镇辖13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
人文自然景观丰富,交通便捷。来苏场建于宋朝,距永川市城区15公里,历史悠久,相传因大文豪苏东坡游经此地而得名。旅游资源丰富,有古“昌州八景”之一的梳妆台、“永川水缸”之称的关门山水库、造型宏伟的革命水库、重庆唯一保存完好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以及文物价值极高的明代古塔。横贯全镇的二级水泥公路,是川渝交汇的重要通道和走廊。
特色经济优势明显。形成了制鞋、食品加工、仔猪、蚕桑等四大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制鞋龙头企业——结义制鞋有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1200万元、七条生产线、职工1400多人,年产胶鞋2000万双,销售收入上亿元,利税800万元,生产规模与销量名列中国西南地区同行业第三位,在全国占有约5%的市场份额。食品加工企业以来苏绿色食品公司为龙头,生产的香肠、腌腊食品、五香豆干、豆制调味品等产品已远销重庆、成都、贵阳、广州、北京、香港等地,“来苏牌香肠”和“冯氏豆干”被永川市政府命名为“特色产品”,公司年销售收入达1000万元。来苏是西南第二大仔猪生产基地,年出栏肥猪5万头,年产PIC、三元杂交仔猪15万头,销往全国十多个省、市、地区。来苏属永川市蚕茧主要产区,年发种达1.2万张,年产蚕茧近40万公斤,占永川养蚕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截止2003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5亿元,人均纯收入达2860元。
精神文明建设蓬勃发展。“社日活动”是来苏充满时代气息的一道风景线。《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等众多媒体相继报道了来苏的“社日活动”。来苏镇因此获“重庆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腰鼓、扇舞、街舞、民间乐队等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正月十五到来苏闹元宵,是永川人喜爱的活动之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父亲苏洵是古文名家,曾对苏轼和其弟苏辙悉心指导。母亲程氏有知识且深明大义,曾为幼年的苏轼讲述《后汉书•范滂传》,以古代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当苏轼21岁出蜀进京时,……
塔院寺石塔
塔院寺石塔位于永川区来苏镇塔院村,时代为明。2019年,塔院寺石塔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宋代,来苏镇一带始建来苏场。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为来苏乡。
1958年,来苏乡改来苏公社,1983年月,由来苏公社改为来苏乡。
1985年5月,由来苏乡改为来苏镇。
2003年11月,王坪镇并入来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