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海村介绍

托海村原处柴达木盆地东南边缘,西距州府120公里,东距都兰县123公里,东北距乌兰县城83公里,村庄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全村共有88户,354人,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伴有少数藏族群众。全村耕地1300亩、退耕地700亩、荒地800亩,土地沙化和盐碱化严重,且多采用传统落后的耕作方法和以粮为主的经营方式,产业结构单一、农作物产量低。2008年,在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托海村整体搬迁工程历时半年后顺利完成,由偏远地区迁至位于315国道南侧的纳木哈村。新建的托海村,规划整齐,交通便利,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备,彻底改变了原来交通不便、群众饮水难、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新开垦的800亩农田,彻底解决了全村农户的生活来源问题。

托海村围绕建设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先行的目标,在大规模重建家园之前认真编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村庄建设“三合一”规划,各项工作逐步深入。一是狠抓经济建设: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适量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同时积极发展特色种养业,引导群众开展生猪养殖和牛羊育肥等,以此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收益;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整村搬迁过程中,新建农户房屋88栋,解决354人住房问题,并实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一次性到位,彻底解决了群众饮水难、行路难等问题;三是搞好村庄建设整体规划:在村庄建设规划上本着村庄规划和民宅设计的长远发展、村庄布局合理、建设用地管理规范的原则,避免浪费,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切实解决村内“脏、乱、差”问题。以上三项措施确保了托海村的有序建设和发展。

托海村由于生产基础差、底子薄、人均耕地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同时,村民缺乏实用技能,虽然经过“阳光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短期项目培训,使部分群众掌握了汽车驾驶、电焊、建筑等技术,但总体上说,技术单一且技术含量低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劳务输出和输出效益。另外,由于在发展特色种养殖业中缺少启动资金,所以项目还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没有显现。

托海村今后发展方向及需求

下一步,托海村将本着“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种养植业,支持“一村一品”的建立和发展。一是荷兰豆种植项目。计划在村内种植荷兰豆100亩,户均种植约1.2亩,并与县产业化办公室签订荷兰豆订单收购合同,切实解决了种植销售难问题,从而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二是牛羊育肥基地项目。今年,计划在村内建设畜用暖棚10座,并新建一座饲料加工厂,计划总投资约28万元,初步建立年养殖出售能力在5000—7000只羊的牛羊育肥基地。同时,为有效抵御市场风险,将引导群众走发展牛羊育肥专业合作社道路。

托海村附近有茶卡盐湖、哈里哈图森林公园、乌兰都兰湖国家湿地公园、河东村诸遗址、金子海水利风景区、都兰寺等旅游景点,有乌兰茶卡羊、茶卡盐、丹麻彩石工艺品、青海骆驼、奶皮、长寿之果等特产。

托海村周边行政区地图

海西州乡镇街道地图

海西州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3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3000207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