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溪镇介绍

地名由来:虹溪镇原名十八寨,适开化府属马关县亦有一“八寨”之地,土匪出没无常,被视为匪区,为免混同,乃由地方绅首(清末巨商)王炽等提议申请批准,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更名为“虹溪”。

2018年12月,2018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出炉,虹溪镇上榜。

2014年7月,虹溪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虹溪镇古称“十八寨”,距弥勒市区40余公里,是清末巨商王炽的故乡。全镇国土面积1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9106。最高海拔1974米、最低海拔1080米,年均气温16.8℃,年均降雨量800毫米。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小麦、玉米,主要经济作物为烤烟,养殖业以牛、羊、猪、家禽为主,新兴产业有花卉、蓝莓、巴西菇、食用玫瑰、大棚葡萄、韭黄、生菜、芦笋等。镇党委下辖11个党总支,76个党支部,共有党员1304人。全镇辖1个社区居委会、8个村委会,共86个自然村98个村(居民)小组15548户46990人,70%以上人口分布在坝区,居住着汉、回、彝、傣等民族。镇域内共有省级文物2处(石牌坊、文笔塔)、州级文物3处(魁星阁、文庙和姜梅龄故居)、县(市)级文物19处。全镇共有林地9.2万亩(其中纳入国家级公益林补助14937亩),树种繁多,森林覆盖率达39%,被评为“州级、省级生态文明乡镇”。

弥勒市虹溪镇原名十八寨。“十八寨”地名记入史籍始现于元朝至元年间,为彝族先民东爨(cuan)乌蛮所据居。元、明朝时,东爨乌蛮部族“结寨十八以自守”,沿至清光绪年间,皆以“十八寨”名称雄南滇!

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乃汉律高县地”,“为患者数十年”的十八寨彝族首领阿寺、阿勿率部反抗明朝统治。云南巡抚何孟春、巡按(监察御史)陈察奏请调陆凉(今陆良)、临安(今建水)两地卫所之兵及沅江象马军对十八寨进行征讨,经过激战,以强大武力“擒寺斩勿”,平定了十八寨。战后,明军班师火木龙及息宰皈依寺,留陆凉卫后所伍军屯镇守御。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朝廷置“云南十八寨守御千户所”,直属云南都指挥司。

嘉靖二年(1523年),调临安推官江渔和千户黄钺同建十八寨所城,鼎建城隍祠,城墙用砖、土、石构筑,高丈余,东、南、西、北筑拱门、城楼。随之汉人大量迁入,与彝族共同开发、屯守十八寨。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朝廷废除明朝廷设置的十八寨守御指挥荫袭世职,改设部、推之官,守土治民,管辖仍沿明制直属云南省一级的军事指挥机构。

康熙七年(1668年),“平西亲王吴三桂签请拨为食邑,岁征租若干石,始裁御所罢属员,附归弥勒州。”

弥勒白龙洞风景名胜区

弥勒白龙洞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省弥勒县境内西南虹溪镇,白龙洞距弥勒县城28公里,白龙洞风景区1993年公布为云南省第二批省级风景名胜区,2001年被评定为国家AA级旅景区。随着弥勒县旅游业的发

虹溪石牌坊

虹溪石牌坊位于弥勒县虹溪镇东门街中段。青石建造,东西向,占地面积64平方米,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坊通高40米,宽6米,三重檐四柱三间,柱脚石墩有八个石狮子相对而立。坊头正中有一

历史沿革: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属律高县。

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属广西路。

元、明时,出现十八寨。

明嘉靖元年(1522年),置十八寨守御千户所。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改设部、推之官,沿用明制直属云南省军事指挥机构。

清康熙七年(1668年),撤守御所,置伍官之制,属弥勒。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区公所,虹溪属二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二区改为设虹溪、复兴(巡检司)两镇。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2月27日,解放虹溪;同年3月1日,成立解放委员会;同年8月2日,撤销;同年8月10日,成立弥勒县第二区。

1958年10月,成立虹溪公社。

1962年10月,恢复虹溪区建制。

1963年10月,虹溪、五山合并为虹溪公社。

1984年4月,改虹溪公社为虹溪区。

1987年,由虹溪区改为虹溪镇。

虹溪镇周边行政区地图

红河州乡镇街道地图

红河州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3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3000207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