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以镇政府驻地磨市集镇命名。
"东有高坝洲,西有隔河岩,两岸拥明珠,碧水生云烟。”描写的就是磨市镇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该镇位于长阳东南,总面积22650公顷,辖12个村72个村民小组,现有总人口32885人。该镇是全县八大建制镇之一。陆龙公路自东向西,王渔公路由北往南贯穿全境,水路直达隔河岩码头、高坝洲码头,镇政府所在地救师口北距龙舟坪26公里,距三峡机场仅80公里。
磨市境内资源丰富。隔河岩和高坝洲水电站兴建以后,镇内形成水面50000余亩,占镇域总面积的15%以上,水成为磨市镇最大的优势资源。茫茫水面上,百鸟嬉戏,群岛相望,库岸曲折绵延,伴倚秀绝青山和幽深峡谷,水产、水运、旅游开发潜力巨大。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开发出煤、碳石、方解石、重晶石、大理石等,尚待开发的有硫、铁、石英石、白云石、铁红士、红砂岩等。
进入新世纪以来,磨市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独特的区位优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个文明建设取得瞩目成绩。2002年建设农业畜牧业产业化专业村4个,主导产品为柑桔、黄姜、蘑菇、山羊。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0216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2782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2060元,财政收入达到454万元。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基础教育屡创佳绩。2002年全镇中考综合评估值名列县内乡镇第一。卫生事业步入规范化管理和经营的轨道。交通、邮电、通讯、广播电视、水电等事业的快速发展。投资60万元拉通环城路,铺筑了水泥路,改造了河流河道,并建设了400多平米的公共绿地,集镇环境在为改观。
新的时期,磨市镇将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两手抓,为把磨市建设成为“清江流域明星镇”而努力奋斗!.
历史沿革:
明洪武初年至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属安德乡;嘉庆二十五年(1820)属东乡;宣统二年(1910)属城乡镇;民国三十四年(1945),属磨峰乡;新中国成立初为二区;1958年8月成立磨市公社,12月,磨市、山峰两公社合并,组建平洛公社;1961年4月恢复区、镇建制,撤销平洛公社,组建中共平洛区委会、平洛区公所,原9个管理区改为9个公社;1975年11月,磨市、民主、花桥、峰山4个公社合并为磨市公社;1984年撤区建乡,建立磨市区,下设磨市镇(乡级),次年12月升为区级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