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时曾路经境内,并扎寨歇息,得名诸葛寨,葛城街道因办事处驻诸葛赛山脚而得名。
葛城镇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北依雄伟的大巴山,南临美丽的任河,是城口县委、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全镇幅员面积80.89平方公里,总人口5万人,辖6个社区居委会,10个农业村。
改革开放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以-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进取,抢抓机遇,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坚持以特色城郊经济为基础,民营经济发展为主导,狠抓商贸流通、餐饮娱乐为主的三产业,农业、工业稳步发展,科教和社会事业迅速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2003年被列为重庆市“百个经济强镇工程”镇之一,首批启动的城镇化建设45个中心镇,市级商业中心镇建设;2004年列入国家经济开发示范镇;“四镇工程”建设都是城口县唯一入选的乡镇。2005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2亿元,财政收入实现1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78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500元。1999年,2000年连续两年被重庆市评为“六好乡镇”,先后被授予国家全民健身先进集体,重庆市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重庆市农村“-”学教活动先进集体、重庆市“四、五”普法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南大街社区、东北大街社区评为“市级文明示范小区”,镇机关大院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卫生先进单位”。2005年,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被评为重庆市“市级文明单位标兵”。
葛城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日趋完善,交通四通八达,向北为通向陕西的城岚路,向南为通向主城区的“八小时工程”干线公路,向西为连接四川省万源市火车站100公里的新城万路,向东为连接长江黄金水道的城巫路,主干道“十字架”已基本形成。除国家西部大开发适用的一切优惠政策,有市级“百镇工程”、“小城镇中心镇”、“商业中心镇”的一切配套优惠政策。镇党委、政府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发展镇域经济主体的头等大事来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为外来投资者及经济发展创造一个优良而宽松的发展环境。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代表作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
历史沿革:
清代,属七保三甲。
民国二年(1913年),改属中区复木乡团。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一区复木联保。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一区复木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属一区复木镇。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复木镇改为复兴镇。
1958年9月,复兴镇、棉沙乡、和平乡合为复兴公社。
1961年4月,划复兴公社城区部分成立新城公社。
1981年1月,改新城公社为城关镇。
1981年7月,城关镇更名葛城镇。
2004年9月,原棉沙镇并入葛城镇。
2009年12月28日,由葛城镇分设为葛城街道、复兴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