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大井洞文家、取化山2自然村各一字得名。
文化村简介
文化村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9公里,上与新街乡上甫村相邻,下与三联、福星村相邻。全村辖21个自然屯,17个村民小组,全村485户,总人口1701人,村党总支1个,有党员58人;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00亩,其中水田1100亩,旱地200亩,人均耕地面积0.75亩,全村粮食总产量约60万公斤,人均360公斤,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旱地以红薯、玉米等为主。
在第二轮农建工作期间,修通福星至村委会四级公路长3.8公里,但华山片半个村交通还不方便。于90年代,投资14万元修建了一座700多平方米的教学大楼,改善了教学设施;2005年自筹11万元资金修建280平方米的村委办公楼;
上级资助4万元修建敬老院一座,约300平方米。
本村是一个山区村,村集体收入不足4000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约2000元,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关心下,村民的生产生活有所改善。
文化村与福星村、三联村、大仁村、仁江村、长坪村、莫家村、秀凤村、胡家村、上王村、城关村、车田村、鹤龙村、仁柜村、仁狮村相邻。
历史沿革:
1948年称文化村,属东升乡。
1952年改乡,属灌阳县第一区。
1955年属城厢区。
1958年分设文化、大井洞、瓦子坪3大队,属红旗公社。
1961年属大仁公社。
1968年改大队,属红旗公社。
1984年改村并成立文化村民委员会,属红旗乡。
1987年改文化村公所。
1995年复名文化村民委员会。
1999年属灌阳镇。
2020年根据民政部基层政权的文件要求,改为文化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文化村附近有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千家洞原始森林景区、唐景崧故居、湘江战役灌阳新圩阻击战旧址、唐家屯古居、灌阳酒海井纪念亭等旅游景点,有灌阳雪梨、桂林腐竹、灌阳油茶、灌阳长枣、红薯酒、灌阳橙等特产,有灌阳二月八农具节、灌阳农具节、千家洞瑶族盘王节、宝石工艺画、关公文化节等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