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县介绍

地名由来:西汉初设蒙阴县,因在蒙山之阴而得名。

2022年6月,蒙阴县被确定为2021年度山东省生态文明强县。

2021年12月,蒙阴县被认定为第三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1年12月,蒙阴县被确定为第三批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

2021年10月,蒙阴县上榜2021中国康养百佳县市第9名。

2021年8月,蒙阴县入围2021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2021年6月,蒙阴县上榜2021年农产品电商百强县名单,代表农产品为水果(蜜桃)。

2021年6月,蒙阴县入选2021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名单。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蒙阴县人口数量为48.53万人,位列临沂市各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2位,位列山东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00位。

蒙阴县因地处蒙山之阴而得名,西汉初置县,是秦朝大将蒙恬和东汉天文历算学家、珠算发明人“算圣”刘洪的故乡。全县总面积1605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云蒙湖生态区、36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8.5万人。近年来,蒙阴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生态立县、生态富民、生态强县“三步走”实践路径,探索了一条“生态好、群众富、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成为全国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和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县,正在奋力向美丽富强幸福新蒙阴迈进,争取“十四五”期间建成美丽中国先行示范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动能转换生态经济实践区、全国知名的高品质康养胜地、沂蒙精神传承弘扬示范区。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196亿元,增长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亿元,增长7.1%;固定资产投资87.7亿元,增长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2亿元,增长16.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08元,增长9.3%。

蒙阴是革命热土,红色基因代代传承。蒙阴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战争年代,这里是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全县4万人参军参战、13万人参加支前、1300多人英勇献身,曾发生过两次南北岱崮保卫战、孟良崮战役等著名战斗,涌现出了英雄岱崮连、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大批英模人物,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陈毅、粟裕、迟浩田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工作过。解放以后,蒙阴人民全力以赴支持国家建设。1959年,为修建岸堤水库,淹没良田10万多亩,拆除房屋3.9万间,搬迁3.8万人,700多名民工致伤致残。进入新时期,历届县委、县政府和全县干部群众都把支持国防建设作为神圣职责,深入开展各类双拥共建活动,6次被表彰为“全省双拥模范县”,4次被表彰为“全国双拥模范县”,成为退役军人事务部基层工作联系点。“兵支书”有关做法得到中央领导批示肯定,被省委改革办专项推广,退役军人事务部“兵支书”能力提升暨助力基层治理培训班在我县召开。如今的蒙阴,红色文化代代传承,“水0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已凝固在每一个人的基因中。

蒙阴有绿水青山,生态家园宜居宜业。蒙阴最大底色就是绿色,境内有大小山峰520多座、河流178条、水库103座,蒙山是全省第二高山,云蒙湖是全省第二大水库,“岱崮地貌”被中科院命名为中国第五大造型地貌,是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区;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94%,林木覆盖率达73%,森林覆盖率达62.2%,位居全省第二。多年来,全县上下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生态立县战略一贯到底,全域化全产业推进生态保水富民战略,实现了绿水青山加快向金山银山的转变。聘请中科院编制完成《县域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成为全省首个编制完成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县区。聘请浙江大学等5个专业团队编制完成“多规合一”的生态文明建设村域规划,搭建起生态文明建设“四梁八柱”。大力实施山川绿化、水系生态、绿色通道、流域治理工程,全县9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75%的荒山得到开发绿化,林长制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即将召开全国林长制现场会。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建立“专班化+网格化+标准化”和线上监控线下监管相结合的大气污染防治长效机制,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建成覆盖城乡的农药化肥新型经营服务体系和城乡一体环卫保洁长效机制。统筹推进云蒙湖生态治理和农村污水处理,实施环湖生态隔离堤坝、国家良好湖泊试点、省级雨洪资源利用、青山埠拦河闸、城区尾水导流等工程,建成150公里环湖隔离堤坝。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纳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河流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云蒙湖出水口水质稳定在国家Ⅱ类标准,开创了“全国饮用水源地保护典范”。搭建数字生态平台、“两山”实践创新产业研究平台、“绿色银行”交易平台“三个创新平台”,实施GEP核算、行业领域碳达峰、林业碳汇交易“三项创新行动”。成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山东省长寿之乡”。

蒙阴有生态产业,特色经济蓬勃发展。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施差异发展、集约发展,建平台、优产业、强链条,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提升,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初步形成“一区两园”的发展格局。装备制造业,涵盖工程钢圈、木工机械、数控机床、特种车辆、液压钻机、路面机械等领域,形成了从零部件加工到整机生产的完整链条,专用汽车产业园成为全国第二大半挂车生产基地,锣响汽车成为山东省瞪羚企业,华烨不锈钢成为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纺织服装业,以毛纺、混纺、色纺、毛毯和服装加工为重点,被评为“全省纺织工业十佳产业集群”和“全国色纺混纺新产品开发基地”。食品加工业,具备了80万千升啤酒、30万吨水果加工能力,新银麦啤酒公司单厂规模稳居国内同行业首位。特色农业,形成了以蜜桃、苹果、黑山羊、中华蜜蜂、现代渔业等为主体的格局,开展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推动果业高质量发展,蜜桃种植面积71万亩、年产量25亿斤,居全国县级首位,成为“中国桃乡”和“国家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积极推进南接长三角、北融省会经济圈,蒙阴蜜桃成为国庆70周年国宴用桃,与蒙山蜂蜜入围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前十强。长毛兔饲养量600万只,兔毛产量占全国的30%,被誉为“中国长毛兔之乡”。在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上作了典型发言,“蒙阴打造生态循环立体农业”做法入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文化旅游业,形成了以蒙山养生度假、岱崮地貌地质奇观、云蒙湖亲水休闲、孟良崮红色教育、县城特色体验“五大板块”,构建了南北中一体贯通的大旅游格局。商贸物流业,电子商务发展指数居全市前列,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示范县”和“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历史沿革:

夏为蒙山有施氏地。

周代蒙阴地称蒙邑、堂阜邑、艾邑,分属鲁国、齐国。

西汉初(前205)建县,因在蒙山之阴,故名蒙阴县,隶属兖州泰山郡。

王莽篡位后,曾改蒙恩县。

东汉初,废蒙阴县,地属盖、牟二城。

三国时曹魏复制蒙阴县,属徐州琅琊郡。

西晋末因战乱废。

南北朝时,北魏于蒙阴地置新泰县,属南青州东安郡,与属泰安郡之新泰县并存。

东魏时,东安郡之新泰县改称蒙阴县,仍属东安郡。

北齐将蒙阴县并入泰山郡之新泰县。

自此经隋、唐、五代直至南宋景定三年,共712年,都属新泰县。

南宋景定三年(1262)蒙阴地又由新泰县划入沂水县,称新泰镇(旧蒙阴县志叫新寨镇)。

元皇庆二年(1313)重建蒙阴县,属益都路莒州。

明洪武二年(1369)属青州府。

清雍正八年(1730)又改属莒州。

清雍正十二年(1734)属沂州府。

1913年废府设道,蒙阴县属济宁道。

1925年又改属琅琊道。

1928年废道,直属山东省。

1936年属山东省第三行政区。

1941年9月,蒙阴县的大部分地区划为新蒙县、宁县、博莱县。

蒙阴县属鲁中区二专区。

1943年蒙阴县撤销,1943年9月恢复,仍属二专区。

1949年7月属鲁中南行政区沂蒙专区。

1950年6月改属沂水专区。

1953年8月属临沂专区。

1967年隶属临沂地区。

1994年12月临沂撤地设市,蒙阴县属临沂至今。

蒙阴县周边行政区地图

临沂乡镇街道地图

临沂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3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3000207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