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凤街道介绍

地名由来:取原成德镇和双凤镇两镇各一字得名。

2014年7月,德凤街道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德凤镇位于贵州东南部,与湖南广西两省(区)紧邻,是黎平联系湘、桂的必经之地,是黎平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商贸中心。早在1955年就开始以“德凤”为区名,至1984年德凤公社与城关镇合并为德凤镇。境内平均海拔550米,年平均气温15-16℃,年降雨量1321毫米,无霜期270-280天。全镇总面积310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2003年总人口43641人,其中:农业人口22693人,占51.99%;少数民族人口22820人,占总人口的52.29%,以侗族居多。全镇共有耕地17462.23亩,其中稻田16650.97亩。主产水稻、油菜、花生、玉米、黄豆、茶叶、中药材等,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大镇。2003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完成12548万元;粮食总产量完成8510吨,人均产粮37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588元;财政收入完成555.6万元。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德凤镇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交通极为便利。有长期开通直达浙江温州、湖南靖州、怀化邵阳、广西三江、桂林柳州广东东莞等地的客车。以德凤为中心的交通网络辐射全州以及全县各乡(镇)。程控电话、移动通信、互连网等通讯设施日臻完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松、杉、樟及银杏等林木700多种。有杜仲、天麻等药材数百种。砂金、石灰石、硅石等矿产十分丰富。城内有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会址”、“两湖会馆”及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古城门等文物古迹,城南的南泉山古木苍翠,寺庙亭阁耸立、风景迷人。城郊的西园山庄三什江漂流景区,更是景色秀丽,让人流连忘返。这些景点已逐步发展成为贵州东线旅游的璀璨明珠。

便利的交通、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名城、浓郁的民族风情、奇特的山川秀水、自然风光、先进的通讯设施,使德凤这片古朴、美丽的土地更加迷人。大批外地游客、商人纷纷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开发。近年来,先后建起了泉山啤酒厂、新华建材实业有限公司、铁合金厂、东关红砖厂、复合肥厂、茶叶生产加工厂、森泰食品加工厂、建材预制厂等一大批乡镇企业和合资、独资企业,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推动镇域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翘街古城

翘街,又称东门街,尚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建筑群,是黎平县长征历史文化街。著名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会址和毛泽东旧居、中央红军教导师、中央红军干部休养连、李德博古凯丰住址、红军群众大会旧址等红色

德凤镇

历史文化名城德凤镇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中心区,城区面积8平方公里,居住着侗、汉、苗、瑶等民族3万多人,是黎平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历经上千年的颠沛,近十个世纪的沧桑,铸就了黎平县德

历史沿革:

德凤街道,原名德凤镇,早在1955年就开始以“德凤”为区名,至1984年德凤公社与城关镇合并为德凤镇。

2014年2月,撤销德凤镇设德凤街道。

2019年8月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从德凤街道析出设立龙形街道,原德凤街道三什江、构洞村等9社区2村划入龙形街道管辖。

德凤街道周边行政区地图

黔东南州乡镇街道地图

黔东南州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