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芒宽其名是由世居少数民族傣族的傣语音“芒焕”演变而来。芒为寨,焕为集中热闹。汉语译为芒宽。
2011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芒宽彝族傣族乡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在神秘美丽的怒江大峡谷深处,有一个自然环境清秀旖旎,民俗风情独具特色的地方,她就是一九九九年被国务院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2005年又被云南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芒宽彝族傣族乡。
芒宽乡位于保山市隆阳区西北部,地处高黎贡山山脉东麓与怒山山脉之间的峡谷中,东与瓦马乡、汶上乡、瓦房乡、杨柳乡交界;南与潞江乡相连;西倚高黎贡山;北与怒江州毗邻。东西宽约22.5公里,南北长约37.5公里,总面积544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海拔3622.9米,最低海拔686米,属典型的亚热带低热河谷气候,年平均气温21.60c,年降雨量663毫米,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及“野花四时红”之说。曾被誉为动物的王国、鸟类的乐园、花絮的海洋、植物的基因库,天然生物博物馆。
全乡辖14个村民委员会,121个自然村,152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彝、傣、傈僳、苗、白等14种少数民族。全乡总人口38842人,少数民族人口达23391人,占总人口的60%,是保山市民族种类最多的一个乡镇。2004年生产总值14350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065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923元,财政收入达350万元。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更新,我乡经济文化事业发展较快,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主要产业有如下几项:
粮食产业:全乡粮食种植面积34000多亩,其中优质水稻高产样榜3000亩。历年来都是隆阳区的粮食主产区之一。
甘蔗:我乡从1956年开始种植甘蔗至今已发展到50000多亩,总产量25万吨被称为“绿色的产业、甜密的事业”。
香料烟:香料烟在我乡已有15年的种植历史,我乡生产的香料烟色、香、味均具国际先进水平,素有“中国的香料烟在保山,保山的香料烟在芒宽”的美誉蚕桑:蚕桑业在我乡的发展时间还不长,从2002年开始试种,现已发展到3195亩,并计划在三年内建成“万亩蚕桑示范基地”。
在芒宽的几大产业之外,还有一些特色产品如小粒咖啡、热带水果(香蕉、荔枝、芒果)及近期才开发出来的汉白玉、麻布石、羊脂玉等也深受各界人士的欢迎。
芒宽面临碧波滚滚的怒江流水,背靠赫赫有名的高黎贡山,这里风景优美,山河壮丽,奇花异草、奇石险洞、青山碧水,应有尽有,而且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芒宽双虹桥
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芒宽乡怒江上,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永昌知府陈孝升倡建,民国12年(1923年)重建。芒宽双虹桥是铁索桥,桥跨怒江江面,在江中礁石上建墩,将桥分成两孔,遥望如双虹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属上江,上江属永昌府十五喧。
民国初年,属七区。
民国九年(1920年),属十四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属七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上江乡。
1949年,属十区。
1952年,为上江区。
1958年,为芒宽公社。
1984年,为芒宽区。
1988年,撤区设芒宽彝族傣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