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水寨乡因辖区有一泉,绕村而流,质清而味甘,故名水寨。
"古人云:“兰生于深山,不以无人而不芳。”丝绸古道水寨段尽管因滇缅公路的打通而失去它昔日的热闹景象,但兰津古渡、西南第一桥——霁虹桥;西岸普陀岩摩崖石刻群;路心飞石巩、水石坎“梯云路”;出土文物古石器;百岁匾、“皇帝楼”、古钟、古石佛、马大人衙门等,这些足以展示古道深广文化内涵的实物尚存,它像生长在深山幽谷的芳兰,虽说雨季来临就会叶萎花凋,然其“肉根”犹存,春风一动,又将重放花朵。
水寨乡地处隆阳区东北部澜沧江西岸罗岷山半腰,距保山城赞千米,境内山峦叠嶂起伏,沟壑纵横交错。山上较平,土质疏橙肥厚,且雨量充沛,有利于建材林生长,素有“果松王国”之誉;近几年海棠“绿色温床”培育出的餐桌珍馐——松茸,名噪华夏,远销日本,每公斤鲜品价格竞高达1200元左右。中部属丘陵地带,主产稻谷、玉米、小麦及豆类,因土地面积狭窄,居民多以经商或做副业弥补生活之不足。时下多数闲散地均种上了蓝桉和果木,每到春季,真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下山地势较陡,箐深而土肥,兼得江风之温煦,竹类及果林发展很快,江边核桃个大肉丰,上市即争相购买;现经该乡有志青年马玉亮等人采用现代技术加工制成包装精美的“武陵春核桃仁”,推向市场,深受省内外消费者欢迎。
闻名中外的霁虹桥,壁立万仞的摩崖石刻,飞石倒立、丹崖夹峙的水石坎“梯云路”,奇伟瑰异的罗岷山、玛瑙山,稳健豪放的梯云石刻,静若处女的高原湖泊——葛根塘水库,迷人的海棠生态农家乐,云雾迷茫的梅花岭,神奇的五凤朝阳山,天造地设的石仙塘,奔流不息的渭西河,俱在水寨境内。正因其风光绚丽,峰峦殊秀,故使得徐霞客情有独钟,对一个小小的水寨大书特书。赞之日:“……武陵桃源,王官盘谷,皆所不及矣。此当为人滇第一胜。”
水寨,又称“金齿咽喉”,自明成化年间在兰津古渡上架通铁索桥,就成为丝绸古道上颇具规模的山区集镇。商贾往来,终岁不绝;历史名人马可•波罗、刘挺、邓子龙、张含、张合、王宏祚、杨升庵、徐霞客、林则徐、杜文秀、李根源……多次途经此地,诸公即景抒怀,挥毫留下墨宝。从霁虹桥到官坡的几十里石板路被骡马踏起的那无数马蹄窝,既刻记着国际贸易的艰难历程,又展现着水寨古镇曾经拥有的辉煌。
历史沿革:
清代时期,称三铺地。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属保山县为沧平镇。
1953年,属十二区为水寨乡。
1958年,成立水寨公社。
1966年,分为水寨、棕元2公社。
1971年,又并为水寨公社。
1984年,水寨公社改水寨区。
1988年,撤区为水寨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