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临江”,此处指临江镇原名萧滩镇,因水得名。宋淳化前,因袁河、赣江二水汇合于镇南。经北流下。郡治适临,故名临江,又江滨有石蜿蜒如龙,长数丈,别名石龙城。
2023年10月,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发布,临江镇位列第954位。
2023年9月,2023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揭晓,临江镇位列第79。
2022年9月,2021中国中部百强镇名单揭晓,临江镇位列第85位。
2021年10月,临江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814位。
2020年9月,临江镇上榜2019中国中部百强镇,位列第89位。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临江镇位列第975名。
2019年1月,临江镇入选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2007年7月,临江镇入选江西省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
2014年7月,临江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临江镇位于樟树市腹地,距樟树市区20公里,距新余市区53公里,距高安市区64公里,距省城南昌110公里。樟宜公路、樟高公路纵横其内,浙赣铁路、赣粤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樟树市南北、东西走向的重要交通枢纽。该镇市镇繁荣,流动人口量大,是樟树市河西的文化、经济、商贸中心。全镇面积83.34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145自然村,人口4.8万。城镇面积3.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近2.3万人,镇内有40余家省地市驻镇单位。临江自唐朝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建镇至今已有1381年,历史上曾为军、路、府署、道台所在地,明朝被列入全国33大工商课税重镇,历史上的临江商贸发达,交通便利,史称“舟车孔道,四达之地”。尤以药材、木业、酿造业闻名于世,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临江的城镇建设达到了相当的规模。最盛时“城内三万户,城外八千烟”。繁荣的经济伴随着灿烂的文化,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前来讲学会友,优游胜迹。至今,镇内仍有大量的历史景观和人文景观,其中以大观楼、钟鼓楼最富盛名,大观楼被列为全省重点保护文物,钟鼓楼正在筹备建设之中。近年来,临江镇抢抓机遇,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和明显的区位优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高效能管理小城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被评为宜春市重点中心城镇、江西省重点建设小城镇之后,2002年被评为全国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2004年被评为全国重点镇、2005年被评为江西省卫生镇和宜春市城镇建设先进单位,同时,正在积极申报全省历史文化名镇。
临江古府
临江自唐朝武德八年建镇至今已有1370多年,历史上曾为军、路、府署所在地,明朝被列入全国33大工商课税重镇,鼎盛时期“一府辖四县”、“城内三万户,城外八千烟”,为“舟车孔道,四达之地”。作为
清江户局
清江户局:位于临江镇万寿宫左侧,1930年10月,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滕代远奉命率部驻扎清江县城临江镇,并于10月9日在临江万寿宫召开工农代表和万人大会,成立清江县第一个红色政权清
清江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清江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含清江户局、万寿宫)1930年10月5日,红三军团第五军团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滕代远,率领部队经岭上、鲁坊铺、寒山村一带,由南门入城,兵不血刃占领了县城临江镇。在该镇成立
历史沿革:
唐朝武德八年(625)建镇。
南唐升元二年(935)升为清江县。
宋淳化三年(992)置临江军,以萧滩为军治。
自此以临江代替萧滩旧名。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为临江路。
明洪武二年(1369)改为临江府,领清江、新喻、新淦3县。
明嘉靖五年(1526),从新淦分出峡山县,隶临江府。
嘉靖四十一年(1562),于临江设湖西分守道暑,辖临江、吉州、袁洲三府。
明崇祯十二年(1639),湖西分守道曾移驻袁州。
清顺沿三年(1646)复驻临江。
清宣统三年(1911)撤销府的建制,仍为清江县沿城。
1930年10月下旬东临江镇成立清江县苏维埃政府,11月移至峡江仁和。
1949年6月在樟树镇成立。
清江县人民政府。
7月15日迁至临江镇,1950年3月27日县人民政府迁出至樟树镇。
为第一区和第二区、第八区的临江镇及仰山、迴龙、纽塘、枫林、姜璜、寒山、武塘、黄塘、双金乡。
1956年撤区并为临江镇、庙前乡、姜璜乡、迴龙乡和矗湖乡的一部分。
1958年成立公社。
1962年析出临江镇。
1968年复合。
1980年临江镇与临江公社分开。
1985年临江乡并入临江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