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蒙蒙古族乡介绍

地名由来:兴蒙,原为“新蒙”,1984年更改为“兴蒙”,意为希望蒙古族兴旺发达。

2018年12月,2018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出炉,兴蒙蒙古族乡上榜。

兴蒙蒙古族乡位于杞麓湖西岸的杞麓山脚,是云南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乡,素有“歌舞之乡”、“甜瓜之乡”、“建筑之乡”的美誉。于1988年建乡,辖区面积4.77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白阁村,距县城12公里,距省会昆明125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5.6℃,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乡辖白阁中村、下村、桃家嘴三个行政村,共5800余人,其中蒙古族占总人口的96%以上。全乡耕地面积3524亩,人均占有耕地0.61亩,以种植蔬菜、甜瓜、葡萄、烤烟为主。

兴蒙蒙古族是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军南征后落籍云南的蒙古官兵后裔。760多年来,这个马背民族的后裔群体,在通海杞麓湖上撑船捕鱼,围湖垦田,历经了从牧民到渔民再到农民的历史变迁,但仍传承并发扬着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在与其他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风民俗。其“喀卓”语言、“三叠水”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蒙家婚礼”、“祭祖节”、“蒙族歌舞”、“三杯杯酒”、“太极鳝鱼”、“烤鸭”、“烤肉”等传统风俗和特色饮食已被外界熟知和称道。

兴蒙蒙古族在始终保持着勤劳、勇敢、诚实、善良、好客的民族传统的同时,融入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与其他各民族的交往和交流中,增进了民族团结,促进了自身发展。近年来,全乡围绕“农业稳民、生态立乡、特色兴乡、文化促乡”的发展战略,全力强基础、调结构、保生态、惠民生、促稳定,以“设施农业、民营经济、民族文化旅游”为产业化发展重点,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甜瓜、葡萄种植已成为了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以特色餐饮服务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促进了群众致富、财政增收,树立了民族对外的商业品牌;逐步启动开发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通过传统村落和特色民居民族文化核心体验区、凤山南方高原蒙古族文化主题公园、农田高端绿色观光农业区、玉通公路南侧现代商业区的建设以及节庆活动开展相结合,将兴蒙乡打造成南方蒙古族少数民族特色小镇,为全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历史沿革:

元朝时代,兴蒙蒙古族乡境域是蒙古骑兵后勤部队沿凤凰山分布而形成的村落,分为上营、中营、下营,老本营设在下营(下村)。

明朝时期,河西县划分为东、南、西、北4里,兴蒙归东里管理。

清朝时期,河西县划分为东、南、西、北、中5区,区下设乡,四街片为东区,兴蒙为东区下属的东浦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县改设八乡(镇)制凤凰山(杞麓山)片为仙岩乡。

1951年,河西县设四区一镇,兴蒙乡属第二区称为新蒙蒙古族自治乡。

1956年11月,通海、河西2县合并,改为第二区下渔蒙古族乡。

1958年,区改为公社,乡改为管理区,兴蒙乡属西城公社下渔管理区,后改为生产大队。

1962年,改公社、生产大队制为区、社制,兴蒙乡改为下渔公社。

1969年,改下渔大队。

1980年,下渔大队改名兴蒙大队1984年1月,兴蒙大队改为兴蒙蒙古族乡。

1988年1月兴蒙蒙古族乡由河西镇划出,保留乡建制,由县政府直接领导,乡直辖村民小组。

兴蒙蒙古族乡周边行政区地图

玉溪乡镇街道地图

玉溪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3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3000207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