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渔社区介绍

打渔社区:原打渔村方圆近2平方公里,古为清华海,因村民靠打鱼为生而得名,辖区地势低洼,水资源极其丰富,为保山“鱼米之乡”。村内自然风光优美怡人,夏季可在清华海泛舟尽赏,荷叶田田,一品“渔村晚钓”的自然情趣。

毛铉《金齿八景》中的《渔村钓月》一诗,记写的是打渔村元明之交的月夜情境:"皎皎山吐月,沄沄水增波。水落月在天,天影相荡摩。借问持竿人,夜凉鱼反多。零露洒青箬,轻风吹绿蓑。归来夜将半,饮酒且复歌。即此以为乐,平生能几何!"。

明嘉靖年间,杨慎用村寨名连缀成《保山村名歌谣》,其中的"柳巷红花瞧画眉,下马河图看打渔"两句用了青华海周边的六个村名,从北到南都能看到人们在打渔。杨慎挚友、保山一代名士张含留下了两首青华海诗。一首是《泛湖》:"东村村外有东湖,湖上青山列画图。沙鸨低飞田鹤远,霜葭齐发渚莲枯。木兰冲鹭惊骄浴,属玉衔鱼饲弱雏,自笑堕颠还放浪,风流江汉在吾徒"。另一首是《有客约游东湖不果出》:"闻说湖东湖水清,荷花荷叶满湖生。即教闭户从花尽,莫遣看花不尽情"。

青华海渔事的最早记录当属毛铉外八景诗,记述了元明之交的钓捕活动,并记其时已有渔村。其后记及青华海渔事的史志、诗文颇多。史籍记载,青华海产鱼之多为"保山冠",近海村民称之为"鱼库",打渔村居民十之八九以渔业为生。所产以鲤、鲫为多,青鱼、黄壳鱼皆名贵,白鲦、泥鳅和马鬃鱼,平日上市亦复不少。打鱼的方法有养放鸬鹚(鱼鹰,俗称水老鸦)、竹罩罩鱼、使鱼叉、下鱼篓、钓竿垂钓等。渔民用得最多的是前两种。鸬鹚羽毛黑色,能潜水,有些渔户养十余只,有的养到三、四十只,下水时渔民连续喊道:"老鸦老鸦钻、钻!"竹罩以荆条制成,漏斗状,形似羽毛球,长近二米。罩鱼多在清晨和傍晚,水波不兴,阳光斜照,容易发现游鱼踪迹。小船上的渔人手持长篙,悠悠然往来于湖河汊港之间,渔罩斜靠船头,豁口向前,一旦发现大鱼靠近便飞起渔罩将鱼罩住,插下竹篙把船停稳,捋起衣裤,两脚从圆口伸入罩内,将鱼夹起,继而又悠然自得地驶向前去。到周边"海子田"谷熟排水时节,农家妇孺们以帘子罩于水口,守之猎鱼,坐享而得,欢声四起。顾文熙《永昌竹枝词》第一首:"打鱼舟在打鱼村,打鱼人家打鱼喧。只解打鱼街头卖,卖鱼买酒满瓦盆"。《打鱼钓侣》:"秋分雨霁打鱼村,打鱼打罢月黄昏。归来钓侣频频约,铜斗酌酒漫漫温"。两首诗均记述了打鱼的场景。

打渔有着被列为保山外八景之一的水月寺。水月寺始建于嘉庆年间,有着辉煌的历史,寺名取自于唐太宗"三藏圣教序"中"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朗润"。东河丰环,两岸绿柳荫浓,夏秋之交,东海波光涟漪,莲叶田田,荷香十里,鸥鸟飞鸣,锦鳞浅游,入夜则明月朗澈,正符合水月之意。《永昌府孝》逐在保山名胜中将此地景观命名为"渔村晚钓"。记载说"渔村晚钓在县城东十里(今打渔村),鱼竿高插,月色映波,恍如画图"。

民国年间,曾任嵩明、禄丰县长的保山城太和街人李景泰先生有《雨后晚步打鱼村看荷》诗:"晚景芳村好,荷花遇雨鲜。红妆增袅袅,翠盖湿田田。柳拂堤边影,波摇镜里天。渔歌声乍起,舟掠夕阳烟"。诗中的青华海芳村柳岸,波光水影,绿色的荷叶汪盛茂密,雨后鲜美的荷花有如艳丽的少女,在微风中朵朵摇曳,游船轻快地拂过夕阳烟水,收工的渔人放声歌唱,乘船游客弹奏的乐曲《渔歌》也时而荡漾湖面。

打渔村历来是保山商贾云集、贸易繁华之地,打渔村街创建于明嘉靖年,每到街天,贸易嚷嚷声,远离一百多米都能听到。打渔村也是保山较早的文化中心之一,“民国”十五年(1926年),就开办了打渔国民中心小学,学校学生最多时期达200人左右,曾经培育造就了一大批人才。

打渔社区附近有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高黎贡国际精品咖啡文化园、太保山、北庙湖、龙王塘、云南公路馆等旅游景点,有云南翡翠、云子、保山透心绿蚕豆、保山绿豆、口水羹、保山大烧等特产,有保山端阳花街、腾冲皮影制作技艺、腾冲皮影戏、傈僳族服饰、布朗族山歌等民俗文化。

打渔社区周边行政区地图

保山乡镇街道地图

保山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3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皖ICP备2023000207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