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在长江边两列石梁处,有人刻“龙门”二字于其上;清代,王尔鉴纂《巴县志》时将“龙门浩月”收入古巴渝十二景,龙门浩街道因而得名。
龙门浩街道位于重庆市南岸区中西部,长江南岸,距区政府4千米。辖上新街、下新街、上浩、一天门、下浩5个社区。有长江客运索道与渝中区相连。巴渝十二景中的“龙门皓月”及“觉林晓钟”均在境内,清乾隆癸已年建成的报恩塔,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代码
500108005:~001上新街社区~002下新街社区~003上浩社区~004一天门社区~005下浩社区
-
沿革
1954年建上、下浩两个街道,1958年合并为龙门浩街道。1997年,面积1.7平方千米,人口3.1万,辖以序数命名的8个居委会。
-
发展建设
龙门浩街道加大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88万元,对被拆迁改造的一天门社区居委会进行了高标准、高质量的社区硬件和软件建设,着力将其打造成为全市示范型社区。规划中的一天门社区居委会占地2000多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全区建筑面积最大的社区。根据市示范型社区建设标准,龙门浩街道对一天门社区居委会的办公设施进行了配套完善,在外设置了规范大气的居务公开栏和科普宣传画廊;在内建有居委会办公用房、社区工作平台、老年活动室、藏书5000册的市民图书室、室内健身室、市民学校、党员活动之家、再就业培训中心、家政服务公司等功能齐全的硬件设施。同时,还将在该社区推行全方位、多层次、“一站式”、“一条龙”的服务方式,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以充分满足社区居民的服务和活动需求。目前,一天门社区办公设施改造建设工程及周边排洪沟、危坎等市政设施和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展顺利,将于今年6月底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历史沿革:
清朝时期,设龙门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正式划入重庆13坊。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废坊设第四署区;下半年,改为第六署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改为十一区公署,设上、下龙门浩镇。
1954年10月,龙门浩地区成立上浩街道、下浩街道。
1958年9月,上浩、下浩街道合并,成立龙门浩街道。
1960年3月,改为上新街公社。
1962年9月,改为上新街街道。
1968年10月,新街街道改为大庆街。
1981年8月,大庆街更名为龙门浩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