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沿乡介绍

地名由来:因该乡古时溪两岸蓼草丛生,故名。

位于连江县西北部山区,与罗源县接壤,距县城30公里。乡区面积1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15公顷,辖有23个行政村,115个自然村,人口2.82万。该乡森林、水电、矿山等自然资源丰富,其中可供开发的优质石材“664”花岗岩、叶腊石达6亿立方米,已成为连江县石板材第一乡,也连江县电力自供乡镇。

2003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38亿元,比增11.3%,其中工业产值1.90亿元,农业产值4754万元,财政总收入412万元,比增18.0%;农民人均纯收入4052元。

连江县抗日骨干训练班旧址--郑氏宗祠

连江县抗日骨干训练班旧址郑氏宗祠位于连江县蓼沿乡溪东村。1938年秋,日寇铁蹄踏遍大半个中国,神州陆沉,江河呜咽,地濒东南沿海的连江县受到战火的威胁,沿海岛屿川石岛与马祖的南北竿塘被日军侵占

福州市建设山区青年志愿队旧址(蒲边丁家祠堂)

原福州市建设山区青年志愿队旧址(蒲边丁家祠堂)位于蓼沿乡蒲边村五七路1号。共一进,占地457.68平方米,建于清代中期,为闽东地区宗祠类建筑。1962年6月16日,福建省建筑工程学校倪希楷、

溪东丞相墓

溪东丞相墓位于连江县蓼沿乡广化村,年代为宋。简介:又名郑昭先墓,宋嘉定十四年(1221)建,清咸丰年间重修,平面呈“风”字形,占地面积735平方米。三合土夯筑,青石墓碑,碑文阳刻“宋观文少师

历史沿革:

唐宋时期分属名闻乡归仁里、敦贤里、安宅里。

元代至清代属仁贤里、安定里。

民国初属第五区。

1935年编查保甲设蓼沿和朱公2个联保,属第二区署。

1940年改设蓼溪蒲和朱公2个乡。

1944年6月后2乡并为朱蓼乡。

1949年属第五区(后改丹阳区),1958年7月撤区设蓼沿乡,同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1960年1月并入丹阳公社,1961年6月析出重设蓼沿公社,1984年6月撤社建乡。

蓼沿乡周边行政区地图

福州乡镇街道地图

福州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