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由来:“陇城”的侗语称为“longljenc“,“longl”是侗语“深山”之意,“jenc”也是“山坡”的意思,“longljenc”意为“深山僻岭”,汉语意译为“陇城”。
陇城镇地处通道县南部,是通道县南四乡镇经济、文化中心。东邻广西龙胜县乐江乡,西邻广西三江县林溪乡,境内209国道贯穿南北,广西西腰公路,坪坦公路,安石公路均交汇与此。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陇城镇成为通道县南部最大的商品流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流动人口不断增多,集市贸易尤其是与广西龙胜、三江边界贸易日趋活跃,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陇城镇小城镇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之中,在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近几年来改善了水、电供给设施,完善了卫生、通讯等设施。为调动群众兴业建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镇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在209国道两旁修建了一条占地面积13.68亩的民族旅游商贸街,邻街建100套高三层的商居门店,建设一条具有侗族建筑特色的旅游商贸街。为进一步吸引八方客商投资兴业,开店经商,活跃边界集市贸易,巩固边贸市场中心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陇城镇现有的集贸市场十分狭小,仅有一个只有50个摊位且在原供销社后院的简易农贸市场,地场十分狭窄而偏僻。大部分商贩赶集日只能在街道和国道两旁摆滩设点,以路为市,既阻碍了交通,也影响交易,过往车辆怨声载道,严重制约了陇城镇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随着市场交易的不断扩大,现在已经不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陇城镇集贸市场建设势在必行。根据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要求:计划在陇城村7组粮站地段新建一个辐射广西、湖南两省(区)周边7个乡镇的边贸中心市场。
湖南怀化通道县陇城镇简介:坐落于“岑三包”山脚的一处形似一只天鹅的脖子和背上,村东连接广西龙胜西腰村。一条小河及209国道穿越村寨中间,把陇城村分大寨和两小寨两部分。
陇城村历史悠久,早在北宋太平天国五年(980年)间就有与路塘同居一地,旧址称老寨(现镇府所在地)。后来由石富华、石富道、石银桥、石银宝几兄弟迁陇城(原名垄岑),韦姓和杨姓也有部分于同期搬迁垄岑居住。现有5个村民小组,户数和人口由解放初期的120户410人发展到现在230户888人。全村耕地面积有695亩,林地9800亩。“农业学大寨”期间有部分村民搬迁到“高村”、“大地”居住。80年代初居住“大地”农户全搬回。旧时社会不安,为防兵匪骚扰,全村周围砌有石块构筑的围墙,全寨只留五个出入的寨门,围墙外还设埋着竹签。围墙内建二个炮楼,有人守夜,紧急情况便击鼓敲梆,全村民共同应付。陇城村寨道建清道光年间,全铺上青石板。寨内有两处萨坛,原建有3座鼓楼,现仅存一座建于大清同治二年(1863)的荷木柱子鼓楼。靠大寨脚边下有一全村唯一饮用老水井,从不枯竭,清道光19年修整并立碑纪念。
历史沿革:
五代时,属徽州。
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徽州改为莳竹县,属邵州;北宋元丰八年(1085),设临岗砦,属莳竹县。
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属武冈军。
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废临岗县,陇城、梓坛属广西南路之桂州。
明洪武三年(1370年),属绥宁县四峒之扶城峒,后更名半里乡。
民国时期,属绥宁县半里乡五、七、八3保。
1954年,属通道侗族自治县。
1956年,设陇城乡。
1958年10月,陇城与甘溪、坪阳合并为陇城公社。
1961年,陇城公社析置陇城公社。
1984年,由陇城公社改为陇城乡。
2002年,由陇城乡改为陇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