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坪镇介绍

地名由来:明朝末期,李姓由本市文水村迁至此地建村。建村时,此平地柿树甚多,故得名“柿坪”,因客家方言“柿”与“茨”读音相同,故由此衍化而称之为茨坪。

茨坪街道位于江西井冈山市井冈山风景名胜区茨坪中心景区,辖区面积约3.8平方公里,现有居民6036户、总人口20098人(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提供,其中常住人口14459人),辖区有四个社区居委会。行政周边与井冈山管理局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下属林场相邻,西面毗邻大井林场、南面紧靠朱砂林场、北东面与茨坪林场接壤。

茨坪街道党工委、茨坪街道办事处分别是井冈山市委和井冈山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茨坪街道办事处前身是茨坪镇人民政府,1996年10月,经江西省民政厅[1995]274号批复,并经井冈山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将茨坪镇政府改为茨坪街道办事处至今。经2003年市机构改革领导小组批准,核定茨坪街道办行政编制12名、事业编制15名。内部机构设置,党群系列有党工委、纪检委员会、人民武装部、人大工作办(副科级)、团委、妇联;行政系列有办事处,内设党政办、财经办、综治办、经济办展办、社会事务办,下设计生办和企业办。领导职数10名,设书记1名、副书记3名、副主任4名、纪委书记1名、武装部长1名。机关现有人员26名,其中:在编在岗人员20名、改非内退1名、离岗退养2名,村官借用人员1名、合同临时工2名。

茨坪街道党工委现有党员125名,党员身份复杂,主要有机关在职党员、转入社区离退休老党员、改制或破产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党员、外来流动党员、纯居民党员、“两新企业”中党员、退伍待安置军人党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党员,其中机关在编在岗党员17名,社区70周岁以上老党员34名,社区居委会中党员委员1名。党工委下辖四个社区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均由机关党员干部兼职,各支部支委大多也由机关党员兼任,机关在编在岗的17名党员组织关系分别放在四个社区党支部。-

茨坪革命旧址群

茨坪革命旧址群位于井冈山市茨坪镇风景如画的挹翠湖旁,过去这里叫店上村,在明代以前叫柴坪,因这里长了许多柿子树,所以亦称柿坪。明朝,这里出了个“探花”,故又称仕坪。1925年后,改称“茨坪”,

中国红军第四军军部旧址

中国红军第四军军部旧址位于茨坪店上村,毗邻毛泽东同志旧居。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分队伍,经过在湘、粤、赣三省边界的艰苦转战,于1928年4月下旬来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

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特别委员会旧址

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特别委员会旧址位于井冈山茨坪北山脚下。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为了加强党对根据地建设的领导,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内党、政、军和土地革命运动等各项工作得以全面地发展和巩固,1928年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茨坪)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坐北朝南,面对雄伟的井冈山主峰,四周青松翠柏,庄严肃穆,依山而建,由纪念堂、碑林、纪念碑、雕塑园四部分组成。顺山而上有两组台阶,第一组有49级,象征着1949年新中国成立。

中国红军第四军军官教导队旧址

红四军军官教导队位于茨坪店上村,它的前身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于1927年12月在原宁冈县砻市的龙江书院内创办的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当时由吕赤任队长。1928年4月,毛泽东、朱

新遂边陲特别区工农兵政府公卖处旧址

位于茨坪店上村。在井冈山斗争的艰难岁月中,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扼杀中国革命,对井冈山实行严密的经济--,禁止各种日常生活用品运上井冈山,根据地内的食盐、布匹、药材等日用必需品十分缺乏,红军和人民

历史沿革:

1950年,集罗浮、白银湖、茨坪、大、小五井、行洲、下庄等地为“井冈山特别区”,茨坪为区治所。

1957年,撤区设乡,为乡驻地。

1958年,“国营井冈山垦殖场”场部所在地。

1959年,井冈山管理局设立于此,茨坪首置镇建制,下辖3个居委会。

1961年,茨坪撤镇改为“生产大队”,为管理局直辖。

1968年,撤垦殖场后为井冈山公社茨坪大队。

1975年,恢复垦殖场,由茨坪林场所辖。

1981年,设县为县治所,1982年县改市复镇建制。

茨坪镇周边行政区地图

吉安乡镇街道地图

吉安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