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头镇介绍

地名由来:因境内东西两侧皆为支毛沟,中间高地状如箭头,元末得名“箭头”。明代中叶将“箭”谐音为“店”,故名店头。

2015年12月,陕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店头镇为2015年度陕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店头镇是永寿县西南的一块飞地。镇政府驻地距县城44公里。东临漆水河与仪井镇和乾县石牛乡相望;西南部与扶风县天度乡接壤,北至娄敬山北麓与麟游县庙湾乡毗邻。总面积78.3平方公里,境内海拔最高点是娄敬山1200米,最低点是漆水河出境河底600米,平均海拔高度900米。地下有石灰石等矿石。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点三处(西汉建信侯娄敬墓,西汉大中大夫陆贾和唐柳公权书写的大司徒刘沔神道碑)。有驻镇单位12个。辖27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共4318户,17983人。全镇总耕地44544亩。属南部丘陵台塬沟壑区,以深塬为主,是永寿县自然条件最好的乡镇。因东、西两侧皆为支毛沟,中间高地状如箭头,元末得名“箭头”,明代中叶,将“箭”谐言为“店”,故名店头。1956年3月撤区并乡时,店头乡、梁家乡与乾县的羊毛湾、周家、黎家河、成家河、周家塬合并建立店头乡。1958年10月,店头乡、好寺乡合并建立红星公社。1959年1月改称店头人民公社。1984年6月改称店头乡,同年12月改称店头镇。该镇以农业为主,主产小麦、玉米、油菜、豆类。经济作物有苹果、蔬菜、药材等。养殖业以布尔山羊和獭兔养殖为主。全镇国民经济总值1649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50元。土特产有面粉、菜籽油、芝麻、香油、“红富士”苹果、香醋、“白菊牌”卫生纸。辖区面积0.4平方公里。街道长1200米,宽30米,其中车行道12米,两边人行道各9米,柏油路面、路灯30盏。全镇有15个村8303人饮用自来水。12个村有供水点。13个村铺设油路42.16公里。26个村低压电网改造57.5公里。26个村通了程控电话,6个村应用“电视村村通”。有初中1所,完小7所,初小7所,教学点1个。中小学教职工189人,在校学生3218人。每天有汽车客运52个班次,往返县内外,其中往返永寿14次,扶风4次,杨凌34次,咸阳28次,西安28次。每年农历正月二十六,三月二十日、七月七日、十月十日为物资交流会,逢旬三、六、九日为集日,日上市约5000人,摊点700余个,年市场成交额1200多万元。

历史沿革: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设店头镇。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设仪井乡。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与仪井镇合并称店仪镇。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改称店仪区,下辖店头乡、好畤乡、梁家乡、仪井乡、宋家乡。

1956年3月,撤区并乡时,店头乡、梁家乡与乾县羊毛湾、周家、黎家河、成家河、周家塬等村合并建立店头乡;设仪井乡。

1958年10月,店头乡、好畤乡合并建立红星人民公社;仪井乡改建为明星人民公社。

1959年1月,红星人民公社改称店头人民公社;明星人民公社和卫星(甘井)公社、乾县关头公社合并为关头人民公社。

1961年9月,又设立仪井人民公社。

1984年6月,机构改革时改称店头乡,仪井人民公社改称仪井乡,同年12月改称店头镇。

1998年4月,仪井乡改称仪井镇。

2015年,撤销仪井镇,并入店头镇。

店头镇周边行政区地图

咸阳乡镇街道地图

咸阳社区/村地图

谷歌地图导航

CopyRight 2020-2024 谷歌地图网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2024058711号

谷歌地图提供全国各省市高清卫星地图在线查询服务,包括局部详细的实景卫星地图,地图资料涵盖了全国350个城市地区,可放大查看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及三维地图信息。